共27题,约5700字。
上海市嘉定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书愤》)
2.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3.知否,知否?____________。(《如梦令》)
4.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5.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6.皓月千里,________,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曲中“断肠人”的意思是 。(2分)
8.对这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首三句九处景物,突出画面昏暗、阴冷、苍凉的背景。
B.“枯藤”两句写途中见闻,“古道”句为游子境况描述。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心理感受:天涯漂泊、悲凉无助。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
(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9-11题(8分)
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9.庄子是____时期的哲学家;上文节选自《____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吾将曳尾于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持竿不顾”说明庄子对人的态度傲慢。
B.“吾将曳尾于塗中”表明庄子婉拒楚王之请。
C.庄子拿神龟打比方是想表明自己恬淡的心志。
D.本文表现了庄子逍遥无为、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
(四)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吴季子挂剑墓树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①,带宝剑以过徐君②。徐君观剑,不言而心欲之。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则徐君死,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③,不受。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④
【注】①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季子:春秋吴国的公子季里礼。西聘晋:出使西去晋国。②过徐君:拜访徐国的君主。③嗣君:徐君的儿子,继位为徐国国君。嗣,继承。④带:佩挂。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徐君观剑( ) (2)然其心许之矣( )
13.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季子拿剑挂在徐君墓那棵树上就离开了。
B、季子拿剑献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就离开了。
C、季子就把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开了。
D、季子就把剑带到徐君墓前的树上离开了。
14.徐君见到宝剑很想要,季子暂不给他是因为 _。(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5.这个故事说明了季子是一个 的人,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