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9340字。
新余四中2011届毕业年级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信笺 贱恙 饯行 浅尝辄止 以践前誓
B.嫌弃 赚钱 缣帛 谦谦君子 以丰补歉
C.苋菜 舰艇 端砚 昙花一现 寻死觅活
D.讣告 扑灭 朴实 前仆后继 赴汤蹈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辚选 潸然泪下 甘之如怡 金璧辉煌
B.勘误 拾人牙惠 孑然一身 曲突徙薪
C.狼籍 踽踽独行 蛊惑人心 入不付出
D.蛰居 气宇轩昂 钟灵毓秀 罄竹难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历代皇帝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美好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B.这里的高山深壑,出产极为稀有的菊花石,所产一尊2米高、盛开128朵白菊的菊花石珍藏在国家地质博物馆,其品位无以复加,举世驰名。
C.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氛,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D.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研究发现,现在许多中青年人呈现出腰酸背痛、失眠多梦、健忘、头晕、耳鸣、脱发以及皮肤粗糙、干燥、缺少光泽等,正是心理问题产生的生理上的应激反应。
B.在美丽的天山脚下,随处都可以听到牧民动听的歌声,不用说那些即兴哼唱的小调,就是那些出类拔萃的民歌,也能给人充分的艺术享受。
C.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D.孔子的“仁学”作为一种以“仁”为本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一条调节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无疑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报告称:一个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为25万元左右;算上该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可以说,抚养子女的经济总成本是惊人的。
B.常香玉排戏有个习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抠”,一句唱腔一句唱腔地“挖”,非把动作中的那个最佳,唱腔中的那个最美“抠”出来、“挖”出来不可。
C.在现代社会(后现代?)里,那种传统意义上的,以公众的良知自居的知识分子正在消失,而让位于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对、解决专门问题的人。
D.“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这为大家熟知。钱钟书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别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
曹晖
所谓“视觉文化时代”,也称“读图时代”,是指全球化以来,文化出现了一种从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日益转向以图像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形态的变迁。20世纪最后十年,伴随着电子媒介广泛深入地向人类社会渗透,审美日益摆脱精英姿态而向社会生活领域渗透和泛化,最终造成艺术和审美的生活化、普泛化,而其表现形态就是生活世界的视觉化、图像化。可以说,图像的展现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正在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生活的逻辑形式。
然而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视觉文化时代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创造力的美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以当代视觉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中的“奇观”效果以及“暴力美学”为例,分析美育在内容和方法上面临着何种冲击与影响。
在视觉文化时代,电影格外青睐一种被 称为“奇观化”的艺术表现方式。“奇观化”主要指电影借助高科技手段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奇幻影像,作为一种电影表现手法,它轻叙事而重场景,因此契合了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的诸多特征。视觉文化时代的电影更将奇观效应作为电影构成的主要支撑,注重场景的铺陈和空间的展示,弱化时间,突出空间,大幅度地削弱情节和叙事。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该片给观众留下最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