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10020字。
2011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一)(湖北卷)
语文试题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
一、基础知识部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蝉联/谄谀 敦聘/蹲伏 鲠直/亘古不变
B.弹劾/隔阂 恢弘/麾下 解送/解读古籍
C.亢旱/糠秕 瞭哨/寥落 品茗/酩酊大醉
D.纰漏/霹雷 痤疮/挫折 赦免/折本生意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气慨 水乳交融 愤世疾俗 惩前毖后
B.惦量 老生常谈 相形见绌 席不遐暖
C.寒喧 宁缺毋滥 出类拔萃 融汇贯通
D.和蔼 战战兢兢 责无旁贷 没精打采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们夫妇俩从相恋到相守,55年的感情积淀,如同走过的道路不可丈量。平时,两人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但到合作时,默契带来的高效率往往事半功倍。
B.大同数来宝正是从语言到内容甚至在外形打扮上都贴近生活,让人感到亲近,才受到大家的欢迎;所以,大同数来宝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大同的一张名片。
C.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待客观事物,防止只顾局部目无全牛、只顾眼前急功近利等错误做法,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D.动物园管理人员仿佛看出了游客们的心思,此时也表现出少有的宽容,并没有阻止这些违规举动,只是偶然提醒一下家长注意保护站在高处的孩子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国发射的环境卫星,与国外的环境卫星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灾害预报功能,这标志着我国灾害监测预报能力领先国际。
D.儒商,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的伦理新风,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
C.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地频频发生,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环境污染日渐严重。
D.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拓展了民意表达空间,满足了民众的精神诉求,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舆论的走向。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句是 ( )
A.学习物理,首先要把概念弄清楚才能学好。比如,什么是“浮力”?——就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有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B.“怎么啦?你。”见徐洪涛红肿着双眼,情绪低落,王仲明关切地问,“是工作上遇到了困难?还是生活上有不开心的事?说出来,大家可以帮帮你。”
C.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说,作诗要“处心于境,视境于心”,要求心与物相“感会”,景与意“相兼”“相惬”,更强调了主客观交融的关系。
D.开学第一天,学校贴出了公告:高三各班学生,(除15、16班外)今天上午办理缴费手续。高一、高二各班学生今天下午办理缴费手续(今日由银行派员来收款)。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儿童的“我向思维”与作家的移情
童庆炳
儿童的“我向思维”与作家的移情作用是相通或相似的。儿童早期的思维方式与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十分相似,被称为“我向思维”。“我向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我”为中心,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把整个世界(无论是物还是人)都作为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来加以对待。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保卫者,而星星则眨着眼睛,向所有的人问好……儿童的“我向思维”使他们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象到的。在这天真的混沌中,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无不充满生命的活力。18世纪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对原始诗性思维的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儿童:“最初的诗人都按照诗的形而上学,把有生命的事物的生命移交给‘无生命’的物体”,是“人由于不理解事物,就变成一切事物。……”。儿童的“我向思维”与原始人的“原始思维”的这种相似性,使儿童的心中物我交融、物我化一,使儿童的眼中万物都流动着生命的活力,颤动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