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套,约16000字。
2011届新课标高考语文专题模拟演练试卷
文学常识、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一)
1、(2011•广州市9月调研)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隋唐时期确定了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B. 孟郊《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依次指的是正月孟春、二月仲春和三月季春。
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除”,有除旧布新之意,“除夕”即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除夕一过,新的一年就要来临。
D. 字亦称“表字”,是古人成年后在一种仪式上命名的称呼,主要供家人称呼。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取字。
答案:D(主要供社会称呼)
2、(2011•广州市9月调研) 下列对文体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座右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取材广,可描绘名山大川,可记录风土人情,可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如《梦溪笔谈》《小石潭记》。
C. 寓言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如《刻舟求剑》《邯郸学步》。
D.“骚体”也叫“楚辞体”,是以屈原的《离骚》等作品为代表的一种诗体。这类作品现实性强,多现实的气息,篇幅较长,形式自由,多用语助词“兮”字。
答案:C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B.《梦溪笔谈》是笔记文,不是游记。D. 抒情性强,多浪漫的气息。)
3、(2011•广州市9月调研)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插科打诨的“科”指诙谐逗趣的话,“诨”是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 的动作或语言。
B. 我国古代的六艺之说有二:一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书,又有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C. 三国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D.《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年间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历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答案:A(插科打诨的“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是诙谐逗趣的话。)
4、(2011•广州市9月调研) 下列对作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