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试题
(分值100分,用时90分)
一、(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载(zǎi)笑载言 供养(gòng) 桑葚(shèn) 占卜(bǔ)
B.夜寐(mèi) 扶将(jiāng) 禄相(xiàng) 相(xiāng)覆盖
C.婀娜(ēnuó) 参差(cēncī) 白鹄舫(hú) 纤(qiān)纤素手
D.冥冥(míng) 窈窕(yǎotiǎo) 金镂鞍(1òu) 何时可掇(chuò)
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宿兴夜寐 夙愿 舞谢歌台 调谢
B.杯盘狼藉 慰籍 相形见绌 笨拙
C.岌岌可危 汲取 自出机抒 纾难
D.废池乔木 松弛 贸然行事 贸易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B.蒲苇纫如丝
C.春与秋其代序 D.契阔谈讌
4.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岂余心之可惩
C.宋,何罪之有 D.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5.下列各句中的“以为”,古今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
①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③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④ 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
⑤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⑥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⑦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③⑤ B.②⑤⑦ C.③⑥⑦ D.④⑥①
6.下面各旬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纤纤擢素手 (引、伸出) 始适还家门 (才)
A.擢 B.适
过蒙拔擢 (提拔) 适冬之望日前后 (恰好)
固众芳之所在 (那时) 谢家来贵门 (辞别)
C.固 D.谢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本来) 多谢后世人 (告诉)
7.以下六首绝句分别描写了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四季的景物。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2)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令瞑将渠俱不眠。
③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楼楼下水如天。
④梅子留酸软齿牙,笆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⑤胡鹰掣旋北风回,草尽平原使马开。臂上角弓如缺月,当场意气射生来。
⑥一树寒梅白玉绦,迥临村里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A.a④ b③ c⑤① d⑥ B.a① b③④ c⑦ d⑤⑥
C.a⑥ b③④ c② d①⑤ D.a①④ b③ c⑤ d②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8.《琵琶行(并序)》一诗的结构艺术值得称道,下面对其鉴赏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B.三次演奏中,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和客人听到的,演奏曲目不详,但可断定它的基调是悲凉的。
C.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这是诗的主体部分。
D.第三次又写是暗写,且写得简略,只说调子悲凄,又从侧面写听众“掩泣”,更以“江州司马青衫湿”作结。
9.下列各句在诗歌中的作用,不属侧面烘托的一项是( )
A.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0.对《山居秋暝》诗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居秋暝”中“暝”字是“日暮”“傍晚”的意思,与“奄奄日欲暝”意思相同。
B.“天气晚来秋”中“晚来秋”的意思是山中的秋天来得特别晚,眼下还不像秋天的景色。
C.“竹喧归浣女”中的“喧”是“喧笑”之意,“竹喧”即“竹林里传来一阵喧笑声”。
D.“随意春芳歇”中的“春芳歇”意为“春天的芳华已消歇”。
三.(16分)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1~12题(每小题3分)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