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成语教学案
江苏省盐城中学 季明春
【考点要求及分析】
《考试说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层级为D级。成语运用是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自1991年至2002年连续12年高考都考查了这一内容,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成语的意义和使用,尤其是在语言环境中考查对成语的正确运用,包括成语的含义、感情色彩、近义成语辨析等。
成语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掌握大量的成语是一个人词汇丰富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平时及高考复习中,要加强对成语的学习积累。
【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借助语境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教学时数】五教时
【教学安排】第一、二、三课时用于复习、理清辨析成语的有关知识点;第四课时以练讲结合,侧重训练。第五课时查漏补缺
【教学资料】 教学案一份; 学生手头材料。
教学过程:
一、如何正确使用成语
(一)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关键
对于一些没有生僻字的成语,我们不一定明白其意义,往往望文生义产生错误的理解。如“猫鼠同眠”,是表示“化敌为友”,还是表示“宽大胸怀”,还是像动画片《猫和老鼠》中体现的鼠由狡黠激生出的可爱?都不是。正确的解释是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又如“灯红酒绿”这个词在我们的记忆里是形容“寻观作乐的腐化生活”,所以“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这句中“灯红酒绿”的使用易判断为用错了;其实,“灯红酒绿”它还有一个义项:饮食精美,环境华丽。因此,上句中的“灯红酒绿”使用正确。看来,使用成语必须注重知识的积累,准确掌握成语的意义。
分析下列成语的意义,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火中取栗 炙手可热 汗牛充栋 川流不息
方兴未艾 投桃报李 明日黄花 相濡以沫
阴差阳错 文不加点 不刊之论 越俎代庖
万人空巷 大方之家 差强人意 党同伐异
萍水相逢 振聋发聩 似是而非 莫逆之交
曲突徙薪 不足为训 改头换面 醍醐灌顶
屡试不爽: 间不容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不名一文
身体力行 教学相长 不速之客 素不相能
不齿于人 首鼠两端 夜阑人静 因人成事
狗尾续貂 城下之盟 洛阳纸贵 治丝益棼
总角之交
注意:A、测试中遇到没有复习过的,判断把握不大的词,可以用一些推断词语的方法。测试中,利用词语的结构特点来推断词语的意义,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些同一类成语,结构方式相同,其中相同成分的词素,有互解性。
B.有些高考题,考查词义用法,不是取习惯的意义用法,我们往往出错。命题者往往利用一些考生习惯性的思维和理解词语不细的弱点来拉开题目的区分度。例如下面选自高考题的一个句子,判断错的考生就很多:
注意下列成语的多种义项: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人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许多考生认为“想人非非”一词用错。按习惯地用法,“想人非非”多用于贬义,指“胡思乱想”或“脱离实际而幻想所不能做到的事情”。这样理解,用在上面的句子,显然是不恰当的。考生没有注意,“想人非非”按字面的意思,是指“想象进入到一个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境界”。如果这样理解,用在上面的句子,就是正确的。可见,词语的理解和用法正误的判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粗心大意,被习惯性思维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