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1870字。

  2011年全国高考模拟试题二(新课标卷)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镇化,引领下一轮经济增长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9年,在已经下达的4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改善民生的发展才是切实的发展。中国人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对房子的关注远远超越其他。近年来房价飙升,为普通百姓所诟病。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等信息。
  与房子问题几乎同样备受瞩目的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会议透露,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近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亮点是把城市化强调起来,将它作为结构调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提出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姚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让农民在城市里生活,把户口问题专门提出来。这意味着中央已经意识到城市化滞后是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的很重要的原因。”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也对记者表示:“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是一个有利的政策,有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他说:“户口始终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制度性屏障,只能通过中央政府下决心逐步解决。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有助于推进城市化,有助于城乡统筹发展。户籍制度是二元结构的一个制度安排,曾在历史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现在提倡对外来人口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要提升城市化水平,户口障碍要逐步消除。”穆光宗还谈到,有人建议用居民身份证取代“城乡分类户籍制度”,这是一个前瞻性的想法。
  针对城乡差异问题,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国际政治系主任克莱门斯•斯图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地区尤其是城乡间的差距,是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但也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了很大空间。通过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及福利水平,进一步带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很大,而且有着实际需要,这也是‘和谐社会’目标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地方压力过大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通过诸如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改革得到解决,那么中国经济在2010年会走得更远。”克莱门斯•斯图贝这样对记者表示。
  1.以下有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方面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重点。
  B.加大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遏制房价的飙升。
  C.要把解决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D.把城市化强调起来,将它作为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提出来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大的亮点。
  答案:A
  2.对文中姚洋、穆光宗两位教授谈到的“城镇户籍改革”问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户口问题专门提出来意味着中央已经意识到城市化滞后是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的很重要的原因。
  B.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有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C.户口始终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制度性屏障,只能通过中央政府下决心逐步解决。
  D.户籍制度曾在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城乡二元结构格局逐渐的破解,将来有可能用居民身份证取代“城乡分类户籍  制度”。
  B.针对城乡差异问题,丹麦的克莱门斯•斯图贝认为城乡间的差距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了很大空间,但更是中国面临的严重问题。
  C.城镇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只能通过体制改革得到解决,中国的经济在2010年会走得更远。
  D.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传统观念的改变,将会使百姓不再把房子作为关注的重点。
  答案:A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蛇 人
  东郡某甲,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出门数武①,闻丛薪错楚②中窸窣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息肩路隅,蛇亦顿止。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蛇人悟曰:“得毋欲别小青也?”乃发笥,小青径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已而委蛇并去。方意小青不还,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由此随在物色,迄无佳者,而小青亦渐大不可弄。
  二青在山中数年,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将及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