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考试试题
  (说明:本试题共150分,时间两小时;前18题答在答题卡上,后面的题答在答题纸上。)
一 基础知识(10小题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滂(páng)沱     庐冢(zhǒng)    槁(gǎo)暴(pù) 
嶙峋(xún)     曲肱(gōng)    憎(zèng)恶
B 穴 (xùe) 罅(xia)  青荇(xìng)    舐(shì)舔    
聒(guō)耳     千乘(shèng)    何可胜(shēng)道
C 彭蠡(lǐ)      横亘(gèn)     鞑靼(dá)   
耄耋(màodié)   黔(qián)首    捉(zhuō)摸不定
D 摒(bìng)弃     羯(jié)鼓     褒(bāo)禅    
蕴藉(jì)      餍(yàn)足    仆(pú)碑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钟罄  馨香  婉顺  芜秽  狼奔豕突  浓装艳抹
  B 萧荡  宽敷  笙箫  惺松  琼楼玉宇  皇天后土
  C 天籁  氤氲  座落  长篙  其下平犷  镗目结舌
D 寒濑  哂笑  惊蜇  喟然  想入霏霏  星晖斑斓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石狮人爱读书绝非有钱人的附庸风雅,而是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需要。
B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C 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佣者。
D 他——一位年轻的学子,随着科考队毅然来到那荆棘丛生,险象四伏,几乎与世隔绝的原始森林,忍受着“三月不知肉味”的煎熬,终于获得了重大成果。
4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描写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农村生活的图景,这幅平常的农家生活图景显得很有韵致,为什么呢?以下解说不合理的一项是                                                           
 A 前两句勾勒出村庄的远景,“暧暧”是村庄轮廓的勾勒,“依依”是袅袅炊烟的形态描摹,“暧暧”是静景描绘,“依依”是动景描写,动静结合,将宁静而富有生气的村庄的朦胧美表现了出来。
 B后两句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尖的鸡鸣,表现村庄的宁静,以声衬静,颇有意趣。
 C前两句绘形,后两句绘声,形声相映成趣。这种情致的表现恰好反映了陶渊明平静的内心世界。
 D后两句虽未写人,但狗吠、鸡鸣足以让人想像出农家平静、平和的生活景象。配以诗中的“依依”炊烟,更是将田园农家生活最富有诗意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5 下面文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全书共二十篇。
B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代文学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就是他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D 余光中的《乡愁》和《听听那冷雨》都表达了作者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和中国情结。《再别康桥》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品。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①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③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⑤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⑥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⑦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⑧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⑨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⑩ 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A ①②④⑦⑧⑩     B ①③⑥⑦⑧
 C ①③⑤⑦⑨      D ⑥⑦⑧⑨⑩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③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河    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⑦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⑧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⑨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⑩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A ①③/②⑥/④⑧/⑤⑦/⑨⑩  
B ①③/②⑥/④⑨/⑤⑦/⑩⑧
  C ①②/③⑥/④⑨/⑤⑩/⑦⑧
D ①③/②⑥/④⑦/⑤⑧/⑨⑩
8 对《再别康桥》这首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将离别的思恋之情表现得含蓄委婉。“西天的云彩”表现出学业完成后的释然与轻松的情怀。
 B第二节至第五节,描绘了康桥迷人的景色,河畔上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树下的清泉以及小船、星辉,幻化出记忆中的康桥的斑斓色彩和梦幻般的情景。
 C第六节中把笙箫、夏虫乃至整个康桥都赋予了人的性灵。把“悄悄”巧妙的比作笙箫,一缕柔肠百结的离情别绪,像低回婉转的箫声,从诗人心底呜呜咽咽流淌而出。
 D诗的尾段连用两个“悄悄”,与开头的“轻轻”呼应,产生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给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感情基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