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32张。有教案和同步练习,约4140个字。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掌握一些双音节词语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4、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会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
  5、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1、探讨研究法。2、朗读法。3、语感品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教学重点: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反思
  一、导入
  提问:闻一多是谁?
  可以做适当补充。(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闻一多画像。

  二、初读感知
  播放示范录音。

  三、检查预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音、形、义的掌握情况。
  四、研读探究
  1、问:那么,你们认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适时板书)
  2、课件出示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注意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适时板书)
  3、问:那么,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教师做适当补充,并做小结。
  (部分解决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
  5、闻一多先生后期作为民主战士,他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讲:注意这里有过渡,找出来。(课件出示)(训练学生对过渡段的作用的理解)(解决课文的教学重点)
  6、教师做适当补充,并做小结。结合闻一多先生的演讲,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1.成语填空。
  潜心()注心会神()
  ()而不舍()尽心血
  一反()往()乎不同
  群蚁排()无()及此
  2.解释词语。
  诗兴不作:
  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高标:
  3.你对课文了解吗?
  (1)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他是诗人、________、________。
  (2)读了全文,我们可以了解闻一多先生前期________,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________,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一多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但在________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3)文章分两个部分。其过渡段的作用是:________。
  议一议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2.文章开篇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
  4.你还有疑问吗?请写在下面。
  读一读
  课内阅读: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②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③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④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