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浅谈朱自清散文作品的三美
作者: 福建中心中学 阿德

内容提要 : 本文结合中学课文《荷塘月色》、《背影》、《春》,着重分析朱自清散文作品体现出的缜密的构思美、真挚的抒情美、朴素的语言美。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作品 缜密 构思 真挚 抒情 朴素 语言

2003年9月11日一家报纸披露了朱自清名作《背影》将落选鄂版语文新教材的消息,引起众多读者关注。9月13日媒体又称“经典挥之不去,《背影》并未落选”,让人欣慰。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作家。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⑴。几十年来,朱先生的《背影》、《荷塘月色》一类的散文作品,已经成为中学语文课本的必选之作,像《背影》这样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当然不能毫不可惜地舍去。尽管上述媒体的传闻只是一场虚惊,却反映了一个现实:传统教材中的一些课文,因为时代久远,反映史实或本事生疏,的确使中学生在理解上产生了困难,要使学生从过去的经典作品中受到熏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下一番功夫。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⑵”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感力,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认真地予以总结,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借鉴。


优美的散文,必须讲究构思。
高尔基曾经指出:“没有‘构思’艺术性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存在。⑶”散文的艺术魅力,似乎集中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眼”的安设。
散文贵有“文眼”。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虚实;唯有“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构思的概括和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辨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试看《荷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