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3320字。
东山二中2011届高三(下)第1次周考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五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蒹葭凄凄, 。(《诗经•蒹葭》)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 ,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周敦颐《爱莲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15分)
周节妇传
宋 濂
周节妇,姓赵氏,名淑。父孟德,有文学,生二女。节妇长且贤。尤爱之,授《论语》《孝经》《列女传》,皆能通其义。年十八,求宜婿者,得同邑周本恭,归焉。始归而姑卒,既而,舅及兄公、姒氏亦相继死。兄公子宗显尚幼,节妇相夫饬丧,治葬咸尽礼,育宗显如子。归十一年,生三男:宗善、宗祚、宗政。宗政始生时,天下大乱,夫婴疾甚,恐不起,顾节妇曰:“今兵革四兴,嗣子单弱如此,我死尔能自保乎”节妇啮指流血,泣曰:“天在斯,吾有不能保孤儿者,天实诛之!”夫卒,节妇年二十九,号泣,泣间,含食哺诸儿,不暂出户限。
明年,国朝与伪吴分邑拒战,两兵交焚掠,家资无纤毫存,节妇抱儿及宗显从一媵出,走匿。惟持田籍以行深山穷谷间,饥饿颠踣,削木肤、采藜藿以食。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节妇怒,不与言,剪鬓发示之,厉色峻辞,使人莫敢近。
兵完而归,富民侵主其田殆尽,节妇持田籍与辩,卒赖以完。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节妇力辞不愿,乃复其家。节妇感泣,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市诗书,教诸子,夜焚松脂于室,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或怠睡首俯,辄笞咄不少恕。及长,遣从名师游,所友善士相过则喜,为之置酒;否则,愤叹竟日。
节妇以兄公早殁,惟宗显存,为之婚娶,先于己子,羞服与诸子同,人不知辨。诸子逊悌,皆有士行。宗祚入为太学生,以文行称,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选自《宋濂散文选》,有删节)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得同邑周本恭,归焉 归:女子出嫁。
B、节妇相夫饬丧 相:辅助。
C、市诗书,教诸子 市:街市。
D、或怠睡首俯 睡:打瞌睡。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节妇善待兄公之子和困苦不改其节的一组是(3分)( )
A、①育宗显如子 ②不暂出户限
B、①含食哺诸儿 ②坐诸子两旁而口授之
C、①为之婚娶,先于己子 ②剪鬓发示之
D、①及长,遣从名师游 ②日治麻缕为布帛,以继乏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周节妇符合礼法的品行是从公婆和丈夫的哥哥嫂子去世后,在办理丧事及养育宗显等事情中逐步显现出来的。
B、周节妇的丈夫在病重时担心孩子孤弱,生活难以维持,恐怕妻子改嫁,而节妇咬指出血,发誓一定要保全孩子。
C、战乱中,节妇和孩子们到处逃走躲避,尽管忍饥挨饿,吃树皮野菜,也带着自家田地簿册,足见节妇虑事周全。
D、在对待个人声誉上,节妇对知州的好意极力推辞;在教诲孩子读书上,是稍有懈怠就打板子呵斥,毫不宽恕。
5、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1)或劝之曰:“呱呱者何足恃,奚为自苦也”(3分)
译文:
(2)知州田若赋高其行,欲上其事于朝。(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列宋诗,回答问题。(6分)
幽州新岁作
张 说①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注】①张说,著名文学家,曾任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
(1)诗中“ ”、“ ”这两个地域的代称,照应了诗题中的“幽州”一词。 (1分)
(2)颈联“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的场景描写,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与该联最相似的一项是 ( ) (2分)
A、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 B、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D、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3)请结合全诗,具体赏析“喜”一字的情感内涵。(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5分)
A、司祭们高举插有三支蜡烛、饰有花卉的烛台,不停地为人们祝福,嘴里反复欢呼:“基督复活了!基督复活了!”一切都很美丽,但最美丽的却是那穿着雪白连衣裙、系着浅蓝腰带、乌黑的头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