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10个字。
两种思维巧创新
武汉市武珞路中学李小勇
文似看山不喜平.当前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内容平淡、立意陈旧的问题,要想作文能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必须写出“新、深、活、趣”的佳作。如何能写出“养眼指数”很高的作文呢?逆向思维和辨证思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一.反弹琵琶、“倒骑驴”的逆向思维创新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纪晓岚的逆向思维使他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如果,学生具有了逆向思维,写出来的文章就有独创性,立意也深刻了。
文章立意,贵在新奇。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如果按顺向思维破题,可能角度不新、立意不佳。这时不妨将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常常能另辟蹊径,产生新的观点。
例如学生写《环境与成长》为话题的作文,很多学生就写“环境对人的影响很重要”、“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有好处、坏的环境对人有害处”;然后举“孟母三迁”的例子,这样的作文就是一种常规思维模式,文章立意就显得一般。然而,有些学生就“反其道而行之”另辟蹊径,拟出如“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增强自身的免疫力”等题目,表达自己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看自身对待环境的认识和态度,人才起决定作用”的观点,立意新奇,就避免了人云亦云、单一与狭窄的立意,必定让人耳目一新。
又如:《是一种美》,很多学生写自然景物(花草,风景)、好人好事(助人为乐)、意志品质(坚强,自信)等,思路比较开阔,然而却没有太“引人注目”的新奇文章。而有的同学就反弹琵琶,写《放弃是一种美》、《等待是一种美》、《残缺是一种美》等,不是从正面来写社会生活中“美”的现象,而是从反面的“丑”的现象中发现“生活的本质----美”。这样的作文立意就非同一般了。
二、正反统一双向转化的辨证思维
古时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一次,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会是一种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种灾祸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人们都前来慰问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为一件福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健壮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战。边塞附近的人,死亡了十分之九。这个人的儿子惟独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同保全了性命。
塞翁不以暂时的祸福而喜而悲,正是具有辨证思维的乐观、豁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