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9460字。
蚌埠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所有客观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所有主观题请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和答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最近有人建议从语文教材中删去朱自清的名篇《背影》,理由是作品“情感不健康,文风孱弱病态”,其父横穿铁道买橘子“违反交通规则”云云。
经典名篇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记录和表现了一个时期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传递的思想感情代表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反映的社会生活则有相当的典型性。同时,由于任何经典都属于历史的产物,若以今人的眼光来看,思想感情和内容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合时宜”。其实,我们精读经典作品,也是对文化作比较、评价和选择的积极参与过程,其间有思想和思想的碰撞,有传统与当下的冲突。看到经典存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就一删了事,虽然既干脆又省事,但照此草率做法,能够逃过被删命运的经典作品,只怕所剩无几了。且不说被认为“过多暴力、血腥”的《水浒传》片段,即使最优秀的经典作品之一《红楼梦》似乎也大可以“宣扬男女早恋”为由将之逐出语文课本。
如何辩证地分析经典,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经典,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课题。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的今天,对经典名篇作多样化、比较式的解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想。然而,时下流行的一些“经典新解”却很成问题。他们的解读背后,贯穿着千篇一律的思路,就是弃文本主干于不顾,抓住一些枝叶大肆渲染,用尖刻的言辞、戏剧性的逆转思维、耸人听闻的价值判断来哗众取宠。他们不是把文本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公正客观地指出其局限,相反,则是借反思的名义,把经典文本从其所对应的特定语境中抽离出来。这样,作品人物当时所处的特定情境、作者当时面临的普遍社会问题,或者被歪曲,或者被遮蔽。就《背影》来说,传统社会里那种严父形象向慈父形象的转换,那种父子关系的另一面,以及在一个社会动荡、家庭变故的环境里,“背影”这一特定画面引发的复杂情感,都在作者笔下生动地呈现出来。如果无视作品的这些主体内容,一味纠缠于其父横穿铁道是否违反了交通规则、一个大男人过多流泪其感情是否健康之类,这样的“新解”与儿戏也就没有两样了。
把自己个人的局部经验夸大为普遍的经验,并从中引出一种价值取向来衡量一切、评判一切,号称“辩证思维”,其实是十足的机械思维。说到底,这是当前社会上涌动的一种极端个人主义思维方式、极端自我中心价值现的曲折反映。如同他们无法全面判断经典文本的历史语境一样,他们也无法深刻反省自身的思想状态,无法理性地看待自己,所以主观片面性始终以一种张扬个性的幻觉浮现在他们眼前心头,进而自我感觉良好,陶醉于自己是不同凡响的“思想者”的错觉中。
1.下列关于经典名篇及其阅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经典名篇传递的思想感情代表着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典型,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关注。
B.若以今人的眼光来看,经典名篇存在这样那样的缺憾是一个普遍的事实,就连《红楼梦》《水浒传》这样的作品也不例外。
C.经典作品的阅读不是简单的吸收,而是一个对其蕴含的文化进行比较、评价和选择的积极参与的过程。
D.阅读经典名篇不可局限于一家之言,而应进行多样化的解滨,因此任何不拘旧说的新解都应当受到鼓励。
2.下列对《背影》及其解读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传统社会里严父形象向慈父形象的转换,《背影》所反映的这一社会生活内容,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B.《背影》里其父横穿铁道是否违反交通规则、一个大男人过多流泪其感情是否健康,这是文本的枝叶问题。
C.有人指责《背影》“情感不健康,文风孱弱病态”,虽然这是一种理性的反思,但是这种指责不够公正客观。
D.《背影》属于历史的产物,也许不可避免地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不能因此将它从中学语文教材中删去。
3.下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辩证地分析经典,引导学生全面地理解经典,就要弃枝叶于一旁,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
B.时下流行的一些“经典新解”的错误在于脱离特定的历史语境,歪曲或遮蔽作者当时面临的普遍社会问题。
C.解读经典时,夸大个人的局部经验为普遍经验,并从中引出一种价值取向,以此来评判一切,这是机械思维的表现。
D.号称“辩证思维”的某些人,就思维方法而言,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他们常常陶醉在张扬个性的幻觉中。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交,完成4~7题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也。黄巾起,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使将兵诣徐州,攻广戚,拔之,拜陷陈部尉。从至宛,降张绣。绣复叛,太祖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是时军乱,各间行求太祖,禁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虏追稍缓,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未至太祖所,道见十余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遽走诣太祖自诉。禁既至,先立营垒,不时谒太祖。或谓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禁曰:“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且公聪明,谮诉何缘!”徐凿堑安营讫,乃入谒,具陈其状。太祖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复从攻张绣于穰,禽吕布于下邳,别与史涣、曹仁攻眭固于射犬,破斩之。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