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三中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赵晓燕 审题人:何清池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班级、姓名、学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的内容答在试卷上。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3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愆(qiān)期 城隅(yú) 踟(zhí)蹰
B、浣(huàn)女 纶(lún)巾 暮霭(ǎi)
C、脉脉(mò) 伶俜(pīng) 遗(yí)施
D、商贾(gǔ) 嗟(jiē)叹 凝噎(yē)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驰骋 纯粹 徘徊 夙兴夜寐
B、纷纭 嬉戏 磐石 信誓旦旦
C、窈窕 婀娜 城郭 豆寇年华
D、逍遥 层巅 迁谪 慨当以慷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事:侍奉
B、函梁君臣之首 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C、昼夜勤作息 作息:工作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因,于是;为,写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2.1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13.7亿元巨额
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
应有尽有。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
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 影响极大。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人的一生,能够留一句话就是很大的贡献。如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等等。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示,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6、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政策变了,农民富起来了,也可以做小买卖了,住得起五元钱一夜的房间了。
B、从大量血淋淋的事实中告诉我们,法论功无疑是彻头彻尾的邪教。
C、会上,几个学校的领导都发言了。
D、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书,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疲劳。
7、下面对课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静女》描写青年男子与姑娘的一次约会,采用了赋的手法。
B、《归园田居》体现了诗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的欢快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不尽”写出树木繁茂长江浩荡的壮阔景色,表现了诗人豁达豪迈的气概。
D、“念桥边红药,年年之为谁生!”冬至之日,本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诗中寄托着词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哀思。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迅速) ②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等到) ③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慢慢地磨灭)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责备) ⑤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这里指一般的属官) ⑥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重浊而模糊) ⑦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