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770个字。

  病句修改
  河北省满城县神星镇中学 郭大州
  一、相关理论知识
  1.一个正确的句子,应该符合下面三个标准:语法规则、逻辑规律、语言习惯。
  逻辑规律:是指合乎事理逻辑。例如,“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是正确的,若说成“修剪和栽种”就错了,因为,按事理说,先“栽种”后“修剪”。再如,“一位学生成绩的优秀在于该生是否努力学习”是错误的,因为,“成绩优秀”是“努力学习”的结果,而非“否努力学习”,所以改成“一位学生成绩的优劣在于该生是否努力学习”。
  语言习惯:有些语句,可能不合乎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律,但大家都这么说,也默认为是正确的。如:大家常说“看病”“打扫卫生”,而不常说“看医生”“打扫垃圾”,因而,“看病”“打扫卫生”便是正确的。再如:“我差点摔倒”和“我差点没摔倒”,虽然表面看好像意思完全相反,但实际上表达的意思却是一致的。
  2.语言构成结构,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简称“主谓宾,定状补。”
  主语:指一个句子中说的是“谁”“什么”;谓语:主语“干什么(动词)”“怎么样(形容词)”;宾语:谓语动词支配的对象,可以问“谓语动词+谁”“谓语动词+什么”。
  如:“孔乙己喝过半碗酒”,说的是谁?“孔乙已”。孔乙已干什么?“喝”。喝什么?“酒”。所以,主语“孔乙已”,谓语“喝”,宾语“酒”。
  请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出主谓宾。分别用双横线、单横线、波浪线在词语下面标出。
  ①林子里静悄悄的。     ②小蜜蜂在附近嗡嗡地飞。
  ③琅琅的读书声就从背后追了上来。 ④天塌了也惊不醒何满子的爷爷。
  ⑤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  ⑥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
  主语前可有修饰成分;宾语前也可有修饰成分;谓语既可以前有修饰成分,又可以后有补充成分,还可以修饰、补充兼有。定语:主、宾前的修饰成。状语:谓语前的修饰成分。补语:谓语后的补充成分。
  “的”“地”“得”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象征;现在“的”“地”通用。
  如:“可怜的万卡不是娇滴滴的小姑娘”,先定主谓宾,再定定状补。主谓宾分别是:万卡、不是、姑娘;定语分别有:可怜、娇滴滴、小。
  再如:“红灯笼高高地挂了起来”,先定主谓宾,再定定状补。主谓分别是:灯笼、挂;定语是:红;状语是:高高;补语是:起来。
  练习:分别用方括号、小括号、尖括号标出定语、状语、补语。
  ①林子里静悄悄的。       ②小蜜蜂在附近嗡嗡地飞。
  ③琅琅的读书声就从背后追了上来。
  ④天塌了也惊不醒何满子的爷爷。  ⑤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
  ⑥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    ⑦林蓉读得很流畅。
  想一想,宾语、补语都用在谓语动词后,有何区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