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桃花飞绿水 三月下瞿塘
李白“轻舟”过三峡,杜甫“作客”在夔州,白居易“惊呼”瞿塘险,刘禹锡建平采“竹枝”……沿着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他们的足迹,游人可以在体会到瞿塘雄险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作了一次唐诗之旅。
一、李白“轻舟”过三峡
唐代大诗人李白(701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的大名永远镌刻在中国文学史甚至世界文学史的艺术高峰上。
李白同时又是一位大旅行家,一生漫游了半个中国,行程万里。他的旅行活动值得中国旅游史大书一笔,他那充满着浪漫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诗篇,是他“五岳寻仙不 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真实情感写照。
李白一生中曾三过三峡,写下了许多歌咏三峡的诗篇,但每次过峡时的际遇不同,诗的情趣也就因时而异了。
李白首次出峡是在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他诞生于中亚细亚巴尔喀什湖之南的碎叶河畔,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青少年时期,他在蜀中广涉“百家”、“奇书”,击剑任侠,历览名胜,曾登峨眉、青城诸名山。公元725年春, 25岁的李白杯着“桑弧篷矢,射乎四方,……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宏大抱负,离开他深爱的蜀国,第一次向风景如画的长江三峡进发。
首次出川的李白,恰是风华正茂,胸怀大志之年,因此,他首次出峡的诗,显得轻快而潇洒。“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他对三峡的向往变成了现实,诗人飞动的情思,也把人们从峨眉山带到了三峡: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李白放舟,穿过瞿塘峡之后,就向巫峡疾进。船一到巫山,他就弃舟登岸,以年轻游子的凌云壮志,无畏的意志和有力的步伐,吊念古圣先贤,一直登上巫山的最高峰。他写下了《宿巫山下》:
  昨日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当一叶轻快的扁舟飞出西陵峡口之南津关,诗人看到的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景象。
  初游三峡,在李白的脑海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一直不时地思念着三峡的江山与故人。在写给秭归、巴东一带朋友的诗中,他向往“巫山云雨飞“、“觉后思白帝”,希望自己与三峡朋友的书信不要稀少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