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80字。

  2011中考复习古诗词鉴赏
  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本诗描绘了早春景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抒发了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喜爱之情。
  ⑵诗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了早春景象?
  答:从“几处”“谁家”“渐欲”“才能”可以看出写了早春景象。
  ⑶文中“几处”能否改为“处处”,“谁家”能否改为“家家”?为什么?
  答:不能。用“几处”、“谁家”而不用“处处”、“家家”,是因为初春时分黄莺、燕子还不多。
  ⑷诗中“渐欲”“才能”用得好,试作赏析。
  答:“渐欲”、“才能”两个字眼富于动态,表现出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⑸分析诗中“争”的妙处。
  答:“争”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竞相飞上枝头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2、△《观沧海》曹操(2007年南京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统领全文。
  ⑵“涌”字用得很好,试作赏析。
  答:“涌”字准确地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显示了它雄壮的气势。
  ⑶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写错一处不得分。)(1分)
  ⑷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答: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⑸简要赏析画线句。
  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3、《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⑴“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
  答:既有作者离别的愁绪,又表现了回归的喜悦。
  ⑵简要赏析画线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