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1道题,约6130个字。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0-2011学年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年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叶子     2010.11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1.自信沉着,仔细审题,
  2.全卷分四个部分,计21小题;
  3.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以0分计算;

  亲爱的同学,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尉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这份试卷是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提起你的笔,也许你会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一. 语言积累和运用(32分)
  1.名句积累(13+2分) 
  ① 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秋风萧瑟,______   _。(《观沧海》曹操)
  ②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次北固山下》王湾)
  ③ 友情是什么?是孟浩然“开轩面场圃,         ”的唠嗑;是李白,“           ,随风直到夜郎西”的牵挂;是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          ”的期许。
  ④一部《论语》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圣贤书的滋养。学习上,孔子教导我们学与思要结合:“       ,思而不学则殆”;修养上,孔子说:“        ,不亦君子乎?”一句“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又使人们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
  ⑤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 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
  ⑥(本题为附加题,答对加2分,不答不得分,答错不扣分)身有伤,       ;德有伤,       。
  2. 背读诗文,回答下列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写游子舟行于青山之外,扬帆于绿水之前,清新而又明快。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3.①选出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2分)
  A、凝成(níng)沉浸(jìng)      嶙峋(lín)         猝然长逝(cù )
  B、绽(zhàn)开蹂躏(lìn )应和(hè ) 忍俊不禁(jīn)
  C、应许(yīng)      挑逗(tiǎo)       伫立(zhù )        头晕目眩(xuàn) 
  D、酝酿(niàng)      黄晕(yùn)        烘托(hōng)        获益匪浅(fēi)
  ②你熟悉下列字词吗?请细心地根据拼音写汉字,美美地将汉字书写在方格里。(4分)
  ⑴玲珑tī 透 ⑵ 险象dié 生
  ⑶盘qiú 卧龙  ⑷  短笛liáo 亮
  4.名著阅读(5+2分)
  ①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今日既是人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
  选文中“那怪”指:______,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____  _____。(2分)
  ②“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最著名的片断之一,请你简述发生了一些什么事?(3分)
  答:                                          


  ③(本题为附加题,答对加2分,不答不得分)
  阅读名著,要理解书中要旨。名著有时也无须长篇大论,方寸之间,一样意蕴丰富。《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歌颂了母爱、    、自然;《伊索寓言》充满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                       。(2分)
  5. 综合性学习。(6分)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家庭成员之间、同学之间、左邻右舍之间口语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往往是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收集这样的语言,往往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语言现象,从而更好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2分)
  另类菜鸟迷你草根热卖
  答:                                        
  ②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他的孙女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                          

  ③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2分)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