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四大题,约6760字。

  惠南中学2011年春季月考(一)试卷
  高一语文
  命题者:张淑秀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11-3-11
  一、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20分)
  (1),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2)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李白《蜀道难》)
  (3)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4)丛菊两开他日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6)千载琵琶作胡语,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7)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8)万里悲秋常作客,         。         ,         。
  (9)别有幽愁暗恨生,。(白居易《琵琶行》)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
  (11)         ,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12)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
  (13)庄生晓梦迷蝴蝶,        。        ,蓝田日暖玉生烟。 
  (14)如何四纪为天子,        。(李商隐《马嵬》)
  (15)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二、古诗文阅读(7+6+18=31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相关习题。(7分)
  南陵别儿童入京①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②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③,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注释】①公元742年,李白得到入京的诏书,他回南陵与家人告别,此诗作于此时。②万乘:指皇帝。③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会稽人,后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当了会稽太守。
  1.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2分)答:
  2.本诗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诗人的自我形象,请找出一种并作简要分析。(5分)答:
  (二)翻译下列课内文言句子(每小题2分,共6分)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国也》)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相关习题。(18分)
  问说(节选)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审问而明辨之也审:详细
  B.至于劝善规过足矣规:法则
  C.忌之而不愿问焉忌:妒忌
  D.问之人以穷其短穷:穷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问焉以求一得斧斤以时入山林
  B.取其有益于身而己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则移其民于河东
  D.轻之而不屑问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填空。(4分) 
  《问说》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它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强调的重要性。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2分)译文: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2分)译文:
  (3)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4分)译文:
  三、名著阅读(5+6+6=17分)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E、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2.填空(每个空格1分,共6分)   
  (1)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 ,喝的酒叫  ,听的歌曲名叫。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
  (3)贾雨村正欲下令捉拿薛蟠时,当时葫芦庙里的小沙弥而今的门子暗中递给他一张。
  3.简答题(6分)
  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请简介传说的内容。答:   
  四、现代文阅读(22分)
  岳 桦  任林举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只有从那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所以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汽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盘旋而上,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树、好景色层出不穷,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