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无痕觅巧合 爱意深长说爱意
――《麦琪的礼物》说课稿
襄樊市第十七中学 王辉hongxtl@21cn.com
一、在教材大纲中的地位和作用
《麦琪的礼物》是初三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课文,这一单元选编的都是小说,小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读小说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从中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大纲》要求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能力。
课文解读:本文写了一对年轻夫妇德拉和杰姆,为给对方赠送圣诞礼物而把各自最心爱的、最引以自豪的东西卖掉,结果换来的是对彼此没有用处的两件无用的礼物,通过这个心灵感应的故事,歌颂了朴实而纯真、艰难辛酸却相濡以沫的爱情。小说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结尾出乎意料,注意细节,语言幽默风趣,作者在置身事外的叙述中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倾向。
二、目标设定及依据
(一) 大纲依据:
《大纲》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求“能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 理论依据:
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三) 学情依据:
初三的学生早在初一时就通过对《社戏》、《最后一课》等课文的学习,对小说已有了初步认识。本文语言浅显,不存在对内容的疑点,重在欣赏小说,了解短篇小说大师的写作风格,从中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
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风格,掌握小说跨国度流传的魅力所在。
2. 能力目标:会在文学创作中设置悬念,合理安排情节,使文章寓必然性于偶然性之中,架构精巧而坚固;会通过人物的言行、外表照亮人物的内心,使文章血肉丰满。
3. 情感目标:不论身逢何时,不论身居何地,不论身处何境,都要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值得人们爱的人。
三、重难点设定及依据
1、 教学重点:体会细节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理解巧合和悬念在课文中的运用,探讨课文的主题。(突破方法:使用朗读法,让学生随着作者的思路去猜测下文的结果。)
依据:小说大多使用描写,这对表达主题有重要作用,体会描写的作用有助于对主题的理解;悬念使小说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这也是欧·亨利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
2、 教学难点:从中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突破方法:联系生活,情感体验,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