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20字。
《麦琪的礼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识记有关作者、作品的文学常识
2、学习运用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
3、理解悬念、巧合等精巧构思的妙处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2、朗读课文,感觉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主人公身上的人性之美,学习他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2、认识主人公身上的人性之美,学习他们纯洁善良、关爱他人的优秀品德
教学难点:
理解悬念、巧合等精巧构思的妙处
教材简析: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短篇小说中最优秀、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叙写了一对贫困的年轻夫妇为互赠圣诞礼物而忍痛卖掉引以为自豪的长发和怀表,却换来了不再起作用的发梳和表链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小说中所展现的精巧构思,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细节描写,以及从中体现出的爱的主题,这些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情感方面的熏陶,它无疑是一篇很好的范文。
教学设想:
文学即人学。新课标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麦琪的礼物》是一篇非常生动的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题材。教师应注意到在预习提示中的这样一句话:“尊重他人的爱,学会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其实只要我们深挖教材,巧设问题,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跟着你走进爱的世界,在爱的洗礼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爱他人。
所以在处理教材上,我特别注重了两点:情境导入和连环提问。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上网查找作者有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时代背景,为理解小说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大家都看过电视,一定熟悉一则广告,“今年爹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送礼是中国人的习俗,在农村,二两糖,一瓶酒,表达的是亲朋之情,于你们,一张贺卡,一个笔记本,表达的是同窗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