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小题,约11430字。

  “拼搏三年•成就梦想”
  镇赉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试卷命题人:崔树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1——6、13——15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7——12、16——18题答在答题页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页一并交回。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答题页的卷头填涂清楚。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梁思成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感慨: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的确,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首先发现,和世界那么多号称国际化大都市相比,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于是,人配衣服马配鞍一般,我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外观,于是便越来越倾心倾力地盖房子。城市建设仅仅沦为梁思成先生批评的住人的房子,恰恰淹没了人本身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主体性位置。
  楼房可以是城市最为直接醒目的外观,重视它,也没什么错。但城市的本质从来都是人精神的外化。有多少不同的精神风貌,就会有多少不同的城市景观,并不只是豪华的外观所能够呈现的。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是对这种美的理想追求,使得城市成为了人的精神的载体,并得以艺术性的外化和升华。在现代化的行进途中,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体现,首先需要面对在城市建设中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而多建设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如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苏州贝聿铭新设计的博物馆等。
  城市精神,或曰城市文化的另一方面体现,还应该在于城市管理的大气,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毋庸讳言,我们许多城市的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和公共天地,并没有真正充分地为公众服务,不少公园的门票一涨再涨,博物馆更是绝少对儿童免费开放。城市之所以不能够完全听凭经济的管理,还需要文化的领引,就在于文化更有益于世道人心以及对下一代心灵的滋润。城市管理中所体现的公共关怀丰富细致,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文化品质的提升与彰显。
  城市精神与文化,最终要落实在人的身上,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品质与风貌。人与城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说到底,重视城市精神的建设,其实关系着城市建设的最终归宿。(《文汇报》9.20)
  1.下列关于“城市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精神,首先需要面对在城市建设中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说不。
  B.城市精神还体现在它的眼界,它的以人为本,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关怀方面。
  C.不断提升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才能够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高度与文化的海拔线。
  D.北京的“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一些富于艺术气质的建筑不能代表城市精神。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s.5.u
  A.梁思成先生感慨的城市里到处是房子,而没有建筑,是说城市建筑没有城市精神。
  B.城市建设中有如此低劣而拥挤在一起的房子,是说建筑质量低,规划不合理。
  C.人们经常称赞城市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就是因为城市建筑流畅有精神美感。
  D.城市公园和博物馆向公众尤其是向孩子们开放,是良好城市精神的体现。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先生所说我们似乎最缺少的就是高楼大厦,就是指城市建设缺少艺术性。
  B.城市的本质从来不都是人精神的外化,因为人的喜好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
  C.作者建议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多一些公共关怀,尤其是要给下一代多一些心灵的滋润。
  D.越重视城市精神建设,城市就越有风格品位和艺术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