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10字。

  增强自信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汪向明
  在上海,“三校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并不是自觉自愿考“三校”的,而是在“中考”中失利不得已成为“三校生”的。因此,家长的怨言,社会的偏见,使他们自己也总觉得少了一口底气。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的“三校生”高考作文试题一直在表明这样一层意思:“三校生”并不比别人差,我们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只要努力,前程同样精彩。作为“三校生”自身,就更应该看到这一点,增强自信,提升自己的基本素养,顺应命题,联系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既写好高考这篇作文,又写好人生这篇大文章。
  真题回顾
  ■2008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某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推进会上,一位家长说:“三年前,拿到一纸中专录取通知书,我的孩子一声叹息;三年后,孩子回家兴奋地说,妈妈,想到我将来可以造飞机就特别激动,读中职校,同样可以有精彩的未来。”从“一声叹息”到“满腔热情”的转变,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机遇和学生成才的光明前景。
  请以“明天同样精彩”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2009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9年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唱响了《璀璨星光——中职  生之歌》:每一个天空都有远方,每一个星座都放光芒……只要扎根大地,我们挺起胸膛;只要拥有天空,我们自由飞翔。
  请以“璀璨星光,从今天开始”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
  ■2010年
  以“因为年轻……”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能写成诗歌。
  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试题简析 
  ■2008年
  因为中考的失利,“三校生”这一群体更多表现为自暴自弃,看不到希望。命题者注意了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命题中注意引导考生要看到职业教育的机遇和自己成才的光明前景。
  社会有分工,每一种职业都必须有一些人去做,并且,每一种职业都有成才的机会,也都有可能成功。对于每一个青年人来说,哪怕再苦、再累、再脏的活,只要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就应该不屑于别人说三道四,而要坚定自己的选择。一旦你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就意味着你将比别人更能够拥有较多的成功与喜悦。例如上海技术工人的榜样——李斌,原本也是一个“三校生”,他不怕困难,刻苦学习,先后完成大专和本科学业,实现了从操作型工人到知识型工人进而成长为专家型工人的转变,还取得了从企业、行业,直至上海和全国的多种荣誉称号。基于以上的思考,每一个“三校生”就要在自己的学习中看到成绩、看到机遇,不断努力,让自己的明天同样精彩。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愁没有话说,思路清晰了,文章也不会没有条理。
  ■2009年
  从命题看,这就是2008年试题的延续,一题放眼“明天”,要有自信,精彩指日可待;一题着眼“今天”,光有挺起胸膛(自信)还不够,还要扎根大地,有从今天开始的努力。 这是一道明确题材、体裁的给材料命题作文,考生只要在题材上注意结合中职生拥有职业技能,能够在个人进步、技能施展上大展宏图来落笔;行文时注意材料的提示:“每一个天空都有远方,每一个星座都放光芒……只要扎根大地,我们挺起胸膛;只要拥有天空,我们自由飞翔”。“每一个天空都有远方,每一个星座都放光芒”告诫我们要充满自信,前程光明远大;“扎根大地,挺起胸膛”表明我们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我们就一定会“拥有天空,自由飞翔”。 在体裁上题目已经确定为议论文,就要以引论、本论、结论的议论文结构行文,按着《璀璨星光——中职生之歌》歌词的提示,紧扣材料,联系自身实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决心和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具体行动。
  ■2010年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但因为题中的省略号,其实质是一个半命题,写时要在文中补充完整。命题同样是前两年试题的延续,在确立自信、付出努力的同时,要明白,我们还很年轻。因为年轻,所以不要期望成功很容易,要不折不挠、要坚持;因为年轻,不要期盼道路很平坦,要充满希望、永往直前;因为年轻,所以允许尝试,不怕失败,还能够挽回;因为年轻,所以更要努力、谦虚,才会进步……
  ■2010年
  复习准备
  回顾前三年的试题,虽然有的是给材料命题作文,有的是半命题作文,但命题范围始终紧紧扣住“三校生”的具体实际,一再鼓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