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20字。

  《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教学案例
  深圳市南头中学 茹清平(518052)
  一、设计理念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培养学生“积累•整合”、“发现•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梳理探究”是新课改这种精神在教材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开展梳理探究活动,鼓励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提出独立的见解,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严谨、求实学风的养成。
  2.梳理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应引导学生对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让学生亲身探求,收获果实。梳理和探究得出一个结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梳理探究的过程,积累梳理探究方面的经验,为将来的大学生活乃至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3.刘国正先生说过,“语言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灵魂,他们水乳交融,难分难解”。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是当前时代的热点,又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梳理探究时,应引导学生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探究活动之中。
  4.“梳理探究”的专题学习主要靠课外,而不能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学生应花费一定的时间在课外搜集资料,展开调查,深入研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上,主要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探究成果,交流探究心得与活动体会。成果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交流,可以是笔头作文,可以是板报期刊,也可以在网上交流等。
  5.梳理探究是一项新的学习内容,这类语文实践专题以等级评分的方式纳入学生的语文总成绩。
  二.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新词新语的特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判断能力。
  2.能力目标:学会从语言变化与发展中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正确的对待和运用新词新语,从中领略当代流行文化,并能做出较深层次的透视和理性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新词新语,使他们懂得如何看待新词新语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它们。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新词新语的特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确使用新词新语。
  (三)、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分小组开展梳理探究活动)
  附:课前安排
  1、确定梳理探究的课题与方向,成立梳理探究小组。(按兴趣自由组合,5—8人为一组,各组推选一名组长。)
  2、提出梳理探究要求。
  (1)切入点要小。如有关网络的新词新语梳理探究,有关校园生活的新词新语梳理探究,有关家庭生活的新词新语梳理探究,与2008相关的新词新语梳理探究等。
  (2)列出所选角度中最具特色的5—10个(组)新词新语。
  (3)在梳理新词新语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新词新语的特点,谈谈你对新词新语的看法。
  (4)自选角度,探讨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或者探讨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根据课堂实录整理)
  导入新课
  1、老师导语。崔健有首歌,歌词写到:“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当我们面对一些新词新语的时候,也许这种感受就更加强烈。近几年,每年要产生1000多个新词语。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新词新语,我们了解多少呢?它们与流行文化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课前同学们就此类问题分小组开展了梳理探究活动。这节课,我们来交流梳理探究的成果。
  首先请班长介绍一下这节课之前的一些主要工作。
  2、班长介绍课前准备工作。
  第一,全班自由组合,分成五个梳理探究小组。(表1)
  第二,选择梳理探究角度。五个组分别选择了以下角度。(表2)
  第一组:校园流行的新词新语。
  第二组:网络流行的新词新语。
  第三组:日常生活的新词新语。
  第四组:群体称谓的新词新语。
  第五组:2008年流行的新词新语。
  第三,各组人员分工。计划制定与活动组织(1人),资料查阅、归类整理(3人),调查访问(2人),总结及幻灯片制作(1人)。(图片)
  第四,开展梳理探究活动,时间为周日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