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380字。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庇护(bì) 狭隘(ài) 粗犷(ɡuǎnɡ) 刚愎自用(bì)
B.粗糙(cāo) 绰约(chuò) 傣族(dǎi) 审时度势(dù)
C.气馁(něi) 菜畦(qí) 桎梏(ɡào) 咄咄逼人(duō)
D.绮丽(qǐ) 泥淖(zhuó) 痉挛(jìnɡ) 咬文嚼字(j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辜负 自欺其人 作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B提纲 拭目以待 融洽 前世不忘,后世之事
C精悍 只言片语 奥秘 偷鸡不成蚀把米
D通牒 寻物启事 汲取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主要是一种“信息泡沫”,这是由开发商及其代言人制造的。其目的是误导消费者,制造恐慌性需求,拉高房价,牟取暴利。
B.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的确可圈可点,丰富的民族元素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为全世界人们提供了一套视觉的盛宴。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公共场合,许多人明明看见小偷在作案,却仿佛见所未见似的,这就是人性的劣根性。
D.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2008年发生的“奶粉事件”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敲响了警钟,我们可以从这一事件反映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刻不容缓。
B.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被照顾的环境中,对各种困难的体验不深,应对挫折的能力不强,如果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被击垮,这一问题应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
C.不少旅游城镇把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作摇钱树,超量吸纳游客,过度消耗文化、自然遗产资源,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影响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D.游客的增多使敦煌洞窟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湿度、温度迅速上升,这些都加快了洞窟内那些由泥土、木材等脆弱材料制成的彩塑和壁画的褪色、起皮及脱落。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文学除了描写和展示,还必须有一种向善的力量。文学当然首先必须真实,
, , , , ,
,唤醒人们去寻找和捍卫温暖、美好、善良与欢笑。
① 作家尽可以去讲狼扮作外婆吃人的故事 ② 但仅有现象的真实还不够
③ 这种善其实就是一种价值判断 ④ 但更重要的也许是呼喊人们警惕着不要被狼吃掉
⑤ 因为真是善的起码前提 ⑥ 还必须有一种向善的力量
A.⑤②⑥③①④ B.②⑤⑥①④③ C.①②⑤⑥④③ D.⑥②⑤③①④
二、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 )
中国绿色技术发展现状
①我国污染末端处理技术即“深绿色技术”发展较早,技术水平也较高。而“浅绿色技术”即减少污染产生的清洁生产技术发展滞后。20世纪70年代以来,针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世界各国通过不断增加投入,治理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但末端处理只能减轻部分环境污染,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原因很简单,一边治理,一边排放。在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以末端处理为主的污染控制战略必须改变。于是,清洁生产的思想产生了。
②清洁生产其基本内涵是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采取预防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的产生,概括地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采用清洁的能源,少废或无废的清洁生产过程,以及对环境无害的清洁产品。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是从处理“三废”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废水、废气、废渣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在废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工业废渣处理与利用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技术。
③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才引入清洁生产概念。清洁生产在我国推广至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我国的清洁生产技术的水平和推广程度都比较低。不少工厂企业至今仍沿用20世纪50—60年代的老工艺设备,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加上管理不善,布局不合理,物资利用率低,物耗、能耗、水耗很高,不仅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且还使生产成本增高,造成环境污染。在发展清洁生产方面我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需要开展以清洁生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培训,以改变单纯从生产的终端来考虑污染控制的传统观念;建立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体系和资源应用及排污总量控制指标,促进企业工业污染控制和企业技术进步;建立相应的资源运用和排污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