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小题,约10240字。

  江苏省丹阳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3月月考
  语文
  高二语文备课组2011.03
  温馨提示: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审题,并将答案清晰地誊写到答题卷上。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你织围脖了吗?”成为当今网民见面的通常问候语。“围脖”是国内网民对微博的一种亲密称呼。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到现在,微博这个全新的名词已经成为最流行的词汇。yjw
  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微博是信息日益碎片化的必然结果。相比传统博客那种需要考虑文题、组织语言修辞来叙述的长篇大论,以“短、灵、快”为特点的微博几乎不需要很高成本,无论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只需三言两语,就可记录下自己某一时刻的心情、某一瞬间的感悟,或者某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这样的即时表述显然更加迎合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奇妙的是,尽管信息已经高度碎片化,但是它们能自发组织,完成对某个事件的完整报道和传播,也能够记录一个普通人生活中所有的点滴,以至于整体看下来,似乎是一部由俳句组成的个人史。
  在看似微不足道的100多个字的背后,微博代表的是具体和生动的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因为新鲜,所以有生命力。简单的关注、评论和转发,完成了“看”和“说”的两大核心社交功能,并以时间上的即时性,虚拟空间上的零距离,实现了即时社交的功能。
  微博就像是个人面向网络的即时广播,通过群聚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个自己的听众群落;用微博的方式,将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发布给自己的听众,以最精练的词汇来表达最高深的观点。高@考资# 源¥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人际交往反而成为人们最难做到的事情,“宅男”“宅女”流行,白领们两点一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有机会表达情绪,分享感受,传递信息。微博作为能实现这一诉求的便捷沟通工具,自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微博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简单地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想心得,而在于由其搭建的社交平台。因此,微博比较注重关注他人,响应他人,与他人建立沟通,建立起社交网络,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yjw
  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建立手机和互联网应用的无缝连接,培养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增强手机端同互联网端的互动,从而使手机用户顺利过渡到无线互联网用户。
  今后,微博的主要发展运用平台应该是以手机用户为主,微博以电脑为服务器以手机为平台,让每个手机用户不使用电脑就可以发表自己的最新信息,并和好友共享。
  互联网最早被认识到的宝贵特质就是它的高互动性。但是很久以来,互动强度一直受制于内容制造的速度。随着网络效应的展现,微博上的人越多,创造的内容就越多,而内容的爆发,又带来互动强度和即时性的根本性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几乎可以达到每一次刷屏都会看到新的内容、新的评论以及新的粉丝,这对于读者的黏性和吸引是不可抗拒的。(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16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微博”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微博是当下最流行的词汇,“围脖”是世界各地网民对它的一种亲密称呼。
  B.微博产生于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需求,是信息日益碎片化的必然结果。
  C.微博具有“短、灵、快”的特点,它能借助即时表述以迎合快节奏生活。
  D.微博字数少,看似微不足道,代表的是具体和生动的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
  2.下列对微博功用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微博几乎不需要很高成本,利用电脑或者手机,三言两语,就可记录下心情、感悟,分享和收藏信息。
  B.用微博记录下一个普通人生活中的所有的点滴,从整体上来看,似乎是一部由俳句组成的个人史。
  C.微博就像是网络面向个人的即时广播,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可用微博的方式,发布给自己的听众。
  D.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的意义在于建立手机和互联网应用的无缝连接,使手机用户顺利过渡到无线互联网用户。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博作为能实现诉求的便捷沟通工具,其价值在于随时记录自己的心得,以精练的词汇表达高深的观点。
  B.微博比较注重对他人的关注、响应,与他人建立沟通、建立起社交网络,以期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C.一直以来,微博的主要发展运用平台一般是以手机用户为主,个人可以发表自己的最新信息,与朋友共享。
  D.几乎每次刷屏都会看到新内容、新评论及新粉丝,因此微博上的人日见增多,创造的微博内容也越来越多。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