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9、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背诵课文,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汇,更好地培养文言语感;
2、 了解张岱及其时代背景;
(二)能力目标
1、 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及明清小品的语言风格。
2、 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内涵。
3、 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三)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体味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痴”与情趣,了解小品文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如果此时我们窗外正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屋中的我们又正上着《湖心亭看雪》,那该多有情趣,可惜课不逢时,很是遗憾。那洁白的雪花,飘飘洒洒,仿佛整个大地是一个童话的世界。而历来吟咏“雪”的诗歌散文数不胜数,其中你是否还记得的一些著名诗句或诗篇呢?——有岑参《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丽想象,有白居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沉重苍凉;有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夸张想象;也有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伟人气魄!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雪景,伟人眼中的雪景充满着帝王的大气,那么张岱笔下的雪景又如何呢?
那我们先来了解张岱其人,正如孟子曾说的“知人论事”,也就是说知其人才能真正读懂其文。
二、走近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今天要学习的《湖心亭看雪》堪称是张岱也是晚明诗化小品文的代表作。
〖过渡〗:题目是《湖心亭看雪》,偌大的西湖,作者为何要选取了这个位置来看雪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湖心亭。
三、有关“湖心亭”:
湖心亭在西湖中央,小于三潭印月。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有“湖心平眺”之称。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所以,作者选择了湖心亭去看雪是个绝佳的位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