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正确使用成语(教案)
             灵石中学语文组 叶贤斌

教学课题: 成语的理解和使用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明确高考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B、D级)
二、讲解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
1. 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2. 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3. 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
①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②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
③褒贬色彩不同的
④使用范围不同的
4. 符合语法规范或逻辑关系
①语意重复
②自相矛盾
③专用否定
④习惯搭配
⑤谦敬之别
三、巩固练习
执教人:叶贤斌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
(导入)正确使用成语是历年来高考中必考的一个题型,字去年来改为正确使用熟语,加大了考察的范围,但是成语在高考中仍是无法回避的。成语的理解和使用(板书)
先请大家听下面几句话:
1、他家里有钱,为人又很慷慨,真是大方之家呀!
2、敌人被战士们打跑了,但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决一死战。
3、我本来就对那里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4、小伙子正当豆蔻年华,怎么这样浪费青春呢?
(师生交流讨论)明确这些成语都已经误用了,既然大家又不知道整个成语的意思,怎么能判断出使用错误呢?所以我们是了解了成语的某个方面就能够判断了的,那么究竟从哪些方面着手去分析句子中的误用现象呢?
教学步骤:考察成语的切入点
一、忌望文生义。
①把握关键字(4)(7)(13)(19)(22)(27)
例a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例b他家里有钱,为人又很慷慨,真是大方之家呀!
例C虽然刘强的作文文通句顺,但下笔钱言离题万里,尽是些不刊之论。
(师生讨论)这些成语都错在哪里了?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呢?
明确是成语中的个别词汇给我们的误导,比了解他的真正意思。如大方、孚、刊等字的意思,所以我们眼把握住一些成语里的关键字的意思很重要的,不可妄下结论。而想当然了。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万人空巷”(1997年),“炙手可热”(1999年),“首当其冲”(2000年春季),“文不加点”(2004年高考北京卷),“别无长物”(2004年高考浙江卷)等。
屡试不爽: 爽,差错。多次试验都不错。
间不容发: 间jiàn,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情 势危急到了极点。
不足为训: 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
大方之家: 大方,专指学者、内行人。
如身体力行 教学相长 不速之客 素不相能 不齿于人 曲突徙薪 首鼠两端 夜阑人静 因人成事 醍醐灌顶
在劫难逃、久假不归、
②把握比喻义。 (16)(45)
例1、愿者为民服务队到军属大妈家,登堂入室打扫房间,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例2、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的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了车祸。
(师生讨论)其误用的原因在哪里?
(明确)从以上两个例子中可以分析出仅仅理解表面意思是错误的,也就是不可望文生义,有些成语自有它的比喻意义,要把握住其深层的。其类似的成语:
方枘圆凿zuò:方榫头,圆榫眼,两下里合不起来。比喻两者 格格不入。
和盘托出: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都托出来。后来比喻毫不保留地说出实情。
李代桃僵:僵,干枯。原意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来比喻兄弟 间互爱互助。后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