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2010-2011学年度湖北省浠水实高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新课程高考模拟题3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8 KB
评级:
时间:
2011/4/2 10:48:58
下载:
本月:1 总计:17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19题,约7960字。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新课程高考模拟题
命题人:汪春华
第Ⅰ卷 阅读题(共68分)
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
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镇文化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
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类态度提供了思辨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仍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
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治斗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义中获得发展,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义感的显影。
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不过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提高政治权利,物欲中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城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颂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比比皆是,而民权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
1.以下对“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思辨外壳。
B.一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中。
C.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的旗号,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的东西。
D.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
2.以下关于四种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文化,它们彼此构成并列关系。
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
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来的,它以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写内容。
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
3.以下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与相关知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多少作用于社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都注重礼教伦常的传统,就是乡镇文化的教化作用的结果。
B.“侠士”讲求江湖义气,中国古代作品中描写其侠肝义胆,敢作敢为,正好迎合了市民心理,因而诸如荆轲、鲁智深、李逵等形象深为人们喜爱。
C.宋明时代,由于理学的兴起,促进了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的兴盛与发展。
D.中国古代都市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因此,都市文化必然的具有媚欲性,《金瓶梅》、《红楼梦》就是这种土壤中产生的文学。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梅圣俞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究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10-2011学年度湖北省浠水实高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新课程高考模拟题..
2010-2011学年度湖北省浠水实验高中高二语文学科新课程高考模拟题..
2010-2011学年度湖北省浠水实高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人教课标版
2010-2011学年度湖北省浠水实高高二语文新课程高考模拟题 人教课..
湖北省浠水实高2010年春高二年级3月份月考试题 人教课标版
2010-2011学年度湖北省浠水实高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新课程高考模拟题..
2010-2011学年度湖北省浠水实高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新课程高考模拟题..
2010-2011学年度湖北省襄樊市重点中学语文必修五单元专题复习试卷..
湖北省宜昌市201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人教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人教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