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50字。
《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三首诗的写作背景,鉴赏并积累一些名句。
2.读-析-赏-评-练,体会三首诗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艺术特色
3.体会杜甫诗歌雄浑阔大的风格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与作家的经历来理解诗篇
教学过程
生:齐背《登高》、《春望》
师:有人说诗是语言的钻石情感的轴,杜甫在锤炼诗歌语言上“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作品大部分也表达了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诗歌三首。
展示幻灯片一:交待《客至》的写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可以看出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这首诗是761年春天写的。)
师:大家要知道,公元759年,杜甫做一个小官吏,目睹了朝廷官员的腐败堕落,一天他在他人歌舞欢饮声中一路走向自己的家门,打开房门看见自己的儿子饿死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者被排挤出京城来到成都,以种草药卖草药,终于在朋友的帮助下有了安身之地——杜甫草堂,接下来就是杜甫后半生少有的一段平静安稳的日子。
生范读
师:下面我们分别来解读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生:首联写了诗人居住的房前屋后都是春水,每天有很多鸥鸟来这里,景色幽雅。点明了时间、地点、作者的心情。
师:什么心情?
生:喜悦。
生:寂寞。
师:为什么说寂寞?
生:因为原文“皆”,“但”,表面看,春水茫茫,江波浩渺,群鸥翔集,多少像水边隐士,反衬诗人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寥心情。
师:分析得好!这也是诗歌中常用的手法——
生:寓情于景。
师:颔联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生:喜客之情。
师:大家结合题目《客至》以上两联客人出现了么?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生:客人还没有正面出现,只看到诗人的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师:前两联可以称作虚写。
师:正面描写作者待客的是哪一联?有人说结尾两句“峰回路转,别开境界”,你怎样理解这一评价?
生:颈联正面写作者待客。因家贫市远酒菜单薄,诗人表示愧疚之情。
生:结尾通过一个细节描写“诗人高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使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巧妙的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
师:大家可能没有这样的生活体会。在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