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60字。

  设计方案(二)
  总体设计
  思路方法
  教学思路:学生对《老人与海》有一定的了解,有不少同学看过电影,但作为语言文学读本,《老人与海》的博大精深大多数同学感受肤浅。课文又是节选章节,要深入文本,有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读小说偏好情节,忽视语言魅力,鉴赏文学作品还缺乏必要的经验。
  课前,提醒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从整体上了解《老人与海》,从而把握课文与全书之间的联系,为学习节选部分打好基础。
  课上,通过节选部分的学习和老师对《老人与海》的简介,激发学生阅读《老人与海》的兴趣,感受经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借助课堂训练,指导学生研读,引导学生探究、体验、感受,鉴赏人物和细节,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解析、点拨、探讨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2.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3.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4.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老人与海电影精彩片段(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情境,初步体会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师:这是电影老人与海的片段,刚才同学们一定都被老人的精神深深吸引和感动吧,老人与鲨鱼搏斗的结果如何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领略老人的顽强毅力和抗争精神。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关于《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