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190字。

  《琵琶行》课堂实录
  北京市级公开课: 李良益
  师:上课
  师:在初中我们都学过白居易的诗歌,还记得是哪一首吗?
  生:《钱塘湖春行》!
  师:我起个头,看看大家能背下来吗?“孤山寺北贾亭西”一二——
  生:(齐诵)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师:昨天我们发了一个小片子,白居易简介,我们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白居易更著名的是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了许多长篇叙事诗,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琵琶行》,“行”,大家看书上注释,它是新乐府的一种体裁,主要是叙事抒情。今天我想请两个同学来配合我一起来朗诵这首诗,一个男同学,一个女同学,男同学帮我读序言,女同学帮我读琵琶女自述身世那段。张羿来读序言,徐一然来读琵琶女那段。来开始!
  (师生合作朗读诗歌,学生鼓掌。)
  师: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向我们讲一个动人的故事。大家说说这个故事里的主要人物是谁呀?
  生:琵琶女和白居易。
  师:琵琶女和诗人。
  (板书:诗人、歌女)
  师:在这两个主要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哪个同学可以为大家简要概括一下这个故事?
  生:我觉得是诗人在一次送别的时候,忽然听到水面上有琵琶的声音,就觉得如听仙乐一样。然后移船过来,同琵琶女互相倾诉,听琵琶女弹琴,自己颇有感触,然后写了《琵琶行》。
  师:他们互相述说自己的身世,然后诗人写了这首《琵琶行》送给她。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让历经千年之后的我们不在感动。其实刚才我们读诗的时候有感受,有很多句子,我们早就熟悉,是吧?(学生附和)有哪些呀?
  生:(齐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还有吗?
  生:“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好,下面大家打开笔记本,大家写一下那几句,没学这首诗之前,我们就已经熟悉的名句。我有黑板上写,你们在笔记本上写,看看谁写得快,写得好。
  (学生笔记,教师板书: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现在大家都用电脑了,这个书写,写一手好字,倒成了一门稀奇的功夫了,希望大家能好好练字。你们写的是这两个句子吗?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上的两个句子。(学生不抬头,在书写)看来你们写字的速度比我慢多了,我在黑板上板书,你们还没写完两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两个句子。“千呼万唤”一二——
  生:(齐读)“千呼万唤始出来”……
  师:这两个句子一看就知道都是省略句,如果要把主语“诗人”和“歌女”放入句子当中去,这个句子应该怎么说?谁“千呼万唤”?
  生:诗人。
  师:好,我们一起来说“诗人千呼万唤”一二——
  生:诗人千呼万唤始出来……(学生笑)
  师:谁始出来?
  生:歌女。
  师:对,是歌女始出来。说着说着就顺下去了。来,我们再说一遍“诗人千呼万唤”一二。
  生:诗人千呼万唤,歌女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师:这样一读,这句就是一个描写的句子。描写了什么呀?描写了诗人与歌女的什么?
  生:描写了诗人与歌女相逢那一刻的场面。
  师:我想问,诗人真的千万次地呼唤吗?
  生:没有。
  师:但诗人为什么要说千万次,“千呼万唤”?来,你来说说看。
  生:(男生)诗人在内心急切地想见到这个人,因为他听到的音乐很动听,所以他急切地想见到弹奏音乐的人。
  师:“千呼万唤”写出了一个急切的心情。那这个“千呼万唤”用了什么手法?
  生:夸张。
  师: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急切想听琵琶女再为自己弹奏。
  (板书:夸张)
  师:那么下半句“歌女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写出了歌女的一种怎样的心态?你来说说看。
  生:(女生)我觉得“犹抱琵琶半遮面”写出歌女比较羞涩的神情,然而抱着琵琶才出来。
  师:羞涩的神情,哪个词你觉得写得最传神?
  生:半遮面。
  师:半遮面,好!这个词写出了琵琶女欲说还休,有迟疑,想出来,又不想出来说,是吧。那这属于什么描写?很形象,属于什么描写?
  生:细节描写。
  (板书:细节)
  师:咱们同学已经说出来了,属于细节描写,很典型很生动的细节。那这两个人物搁在一起,又形成了一种怎样的效果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