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80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如皋市实验初中   朱云静
  《水调歌头》是中秋咏月词中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的情绪作结。全词蕴涵深邃的哲理趣味。我按照“初步感知——赏析品味——拓展延伸”的思路组织教学,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通过引导、点拔、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作用,使学生从内心需求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在师生交互过程中,独立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实录:
  师: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圆圆的月亮总让人想起故乡,想起亲人,产生许多美好的情思。于是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咏月绝唱”,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词呢?
  生:“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在众多的咏月词中有这样一首,后人是这样评价它的:此词一出,余词尽废。他的作品犹如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使其他花朵失去了光彩。它就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能够获得如此评价的作品,定有其慑人魂魄之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师:“水调歌头”是词的词牌名,让我们来朗诵这首词的小序:齐读小序,小序告诉我们什么?
  生:时间,事情,写作缘由。
  师:中秋之夜,词人为何大醉,又是怎样思念子由的呢?词中仅仅表达思念之情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来读这首词。
  师:谁愿意来朗读这首词?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来读一读?
  师:虽是初读文本,但从同学们的评点中,老师发现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感受,老师为你们骄傲。
  师:你从词中读到了什么?用一两个词语简洁的概括。
  生:惆怅
  生:烦闷
  生:忧愁
  师:能猜出什么使他如此苦闷吗?
  生:思念家乡
  生:想亲人
  ……
  师: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包含了真实的历史背景,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诗人高尚的思想境界,需要我们结合写作背景,反复品读、潜心领会才可。我们来了解一下,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作这首词的。出示背景幻灯片
  (不愤不启,在学生不得其解的情况下给他们介绍背景,比课堂一开始就介绍要有效得多,他们会积极地带着背景知识去理解赏析,加深对词中意境,词人情感的理解。)
  师:自由朗读“写作背景”。
  谁能概括一下词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作本词的?注意抓住关键词。
  生:政治失意,亲人别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