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380字。
《人生咸淡皆有味》作文指导
搜集整理:张汝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前去拜访弘一法师。看到他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夏丐尊不忍问:"难道你不嫌这咸菜太咸吗?"弘一法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都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这话很妙,人生咸淡两由之,个中滋味只须人去品味。
弘一法师的话是否能带给你一些感悟思考,或是激发起你的一些联想呢?请以"人生咸淡皆有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一、材料分析:
这是一则既有理趣、情趣又包含深刻生活哲理的作文材料
就理趣方面而言,"咸淡皆有味"中多少包含着些许禅意,咸淡是两种不同的滋味,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的生活,甚至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例如达与穷,官与隐,崇高与平凡,叱咤风云与默默无闻,骏马秋风冀北与杏花春雨江南……有了这些思考,思维就能发散开了:朗月清风与酒绿灯红,山肴野蔌与肥马轻裘,处江湖之远与居庙堂之高,今日青灯黄卷的弘一与当年才华横溢的李叔同……因此说,写作时一定要展开联想、想象,能找准题旨和个人感悟的对接点显得非常重要。
就情趣方面而言,文题为你提供了两种适用范围广阔的"配料"--咸淡。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有自主性,有选择性。对以理性见长的同学来说,"咸淡"中有不同层面,不同梯度,值得我们去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对情商突出的学生来说,同学们有一显身手的舞台,有放飞思维的空间,创作空间显得尤为宽广。倘若真正懂得了生活的"咸淡",那么,明月也多情,诗书亦有味。或成或淡,或酸或甜,自能品评出种种不同的生活况味。
"人生咸淡皆有味"一句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感悟。"咸""淡"这两种不同的滋味,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甚至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例如:富裕与贫穷,腾达与困窘,出仕与隐居,崇高与平凡,叱咤风云与默默无闻,成就非凡与普普通通……。而"皆有味"则是指不管是何种生活、何种人生,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都值得我们去珍惜热爱。生活丰富多彩,人生也丰富多彩,人生的感悟自然也就丰富多彩。单一的人生枯燥乏味,单一的人生感悟也令人生厌。
有了这些分析,我们自然能得到启示:面对任何一种生活处境,我们都应该乐观对待。贫穷时不落魄,富贵时不自傲;失意是不气馁,腾达时不骄横;山珍海味吃得,粗茶淡饭也吃得;宝马坐得,自行车也骑得;成功时开心,挫折时不灰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品味到丰富多彩的人生滋味。
二、出现的偏题现象分析
从材料的内涵分析,这个作文题离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偏题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偏题的最大可能是偷换概念,在材料分析中,不知不觉地偏离了中心。
人生的多样性不只是体现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生之路,更在于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生活与人生阶段,有时顺达,有时曲折;有时富贵,有时潦倒。写作时应该抓住同一个人的生活多样性,切不可将一个人的生活单一化,而将多样性视为不同的人的不同生活。
如:从材料推导出"平淡生活也值得珍惜、值得品味""从平淡生活中品味出不平凡"这样的中心,也可以说是"平平淡淡也是真",但在写作时有可能偏离成"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样的观点。(一个"才"字排斥了其他的生活方式,从而偏离了"咸淡皆有味"的内涵)。不应讲"我们要学会过平淡的生活",而是讲"我们要学会从平淡的生活中品味人生真谛"。
又如:从材料可推导出"顺利固然可喜,挫折也并非没有收获"这样的人生感悟,但在写作时可能偏离成"我们该如何对待的挫折"这样的观点,从而既偏离了中心,又使文章缺少了材料固有的生活哲理。
又如:题目是"咸淡皆有味",应该包括了不同的人生与感悟,但在写作时有可能只写"人生之咸"或只写"人生之淡",这也是一种偏题。
三、例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