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教材乾坤大 古典日月长
江苏油田一中 徐思明
定目标锁
(1) 引用课文材料,增添作文色彩;
(2) 引用课文材料,充实作文内容;
(3) 引用课文材料,开拓作文天地。
能力阐述
写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少不了引用材料。引用材料恰当,文章就会写得好;引用材料片面,文章就会写偏;引用材料错了,文章就会写错。因此如何引用材料写议论文,不管是完全引用、摘要引用,还是概括引用、反复引用,抑或分散引用、转述引用,都是很值得注意研究的问题。
纵观近年高考优秀作文,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教材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天地,尤其是教材中的古典文学部分更为我们从语言、材料、结构、形式等方面提供了写作的范例。深入学习教材中的古典文学,细致揣摩其语言、技巧、思想和感情,无疑会对我们的写作大有裨益。教材中的古典文学内容在高考优秀作文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引用诗文展示阅读广度
广博的积累尤其是古典文学的丰富积淀在文章中展示的是创作者的阅读广度,恰当地引用诗文不仅能增加文章的文采,而且还可以发挥古典文学言简意赅的特点而表达出深厚的思想内涵。如,2004年四川满分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开朗阔达的胸襟,他哪能吟诵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昭示着遭遇挫折,但正因为有“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精神,才吟唱出千古绝唱。本段诗文的引用既深刻阐述了面对挫折我们不该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这样才能走出痛苦,创造辉煌的道理,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扎实的积累。
再如,2003陕西优秀作文《情与理》大量选取古典素材;屈原因率性而铸就英明,李白因真情而不朽,这是真情的表现。周幽王亡国,唐玄宗误国这都是没有超越感情的结果。范仲淹驾驭感情,“先天下之忧而忧”是理智的用情。这些古事的引用,显示了作者比较丰富的文史知识,也充实了论点,深化了主题。
化用名言展现写作才情
化用是将名言融入或融为作者语言的一部分,这样既是对名言的一种委婉引用,更是写作者才情的一种展现。
当我们被外物所触动时,它们也便展示出自己的品性。张志和渴求隐逸,而在桃花流水中,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林黛玉在冷雨敲窗之时倍感寄人篱下的凄凉;刘禹锡心胸开阔,众人悲秋,他却从排云而上的白鹤中品出了诗情,欢歌“秋日胜春朝”……(2003年广东考生《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本文一出手就让人看到厚重的文学积累,一落笔则文采飞扬,不仅准确表达了思想,而且使人感到语言的多姿,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写作才情。
再如,2004年海南满分作文《苏轼的赤壁》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徐徐飞扬,斟了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将原作者自然融入文中,成为作者表达思想的一部分内容,读来十分自然,丝毫不露雕琢的痕迹而有富有情致。
故事改写营造古典情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