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640字。

  柳子厚墓志铭
  备课人:周周
  【教学目标】
  1、通过文章,了解柳宗元一生主要经历和事迹。
  2、了解柳宗元的精神品德,并产生敬仰之情。
  3、学习文章既重叙事、又重议论,两者相得益彰地表现人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从文章事迹中了解柳宗元的高尚品德,并对此产生对伟人的敬仰。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认识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介绍文章作者、人物和相关常识。
  2、 讲解文章第1-5节。
  一、 柳宗元介绍。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
  被贬期间,写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寓言和人物传记。山水游记中以“永州八记”最为著称,其中不但描绘了当地的自然景物的,更融入了遭受政治挫折后内心的苦闷。寓言以《三戒》等最为著名,篇幅短小,文字犀利,极力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为文主张“文者以明道”,强调文章针砭时弊的作用,致力于文体文风及语言的革新。为人正直,所交皆当世名人。
  二、介绍墓志铭。
  墓志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一般分为“志”“铭”两部分。“志”用散文,记述死者姓氏、仕履及一生主要事迹;“铭”用韵文,表示对死者的赞颂和哀悼。起先,一般将墓志铭刻石,埋入墓中,后来则立石于墓前,成为墓碑。
  3.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三、与韩愈的交情。
  韩愈与柳宗元作为同期为文者,共同倡导古文运动。他们在文学革新上桴鼓相当。韩愈很推崇柳宗元的散文,认为“雄深雅健”。
  作为同朝为官者,政治主张和思想信仰却截然不同。柳在政治态度上属于变革派,韩则是保守的,他对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很不赞同,甚至可以说是深恶痛绝,对他们加以严厉指责。在柳宗元政治得意之时,韩愈却远贬阳山。
  在思想信仰上,柳是信仰佛教的,而韩愈一生以儒家道统观念的"卫道者"自居,极力排斥佛老,他曾因上《论佛骨表》反对宪宗迎接佛骨进宫供奉而被宪宗命令处死,幸得人相救才免于一死,但被贬到距长安七千六百多里的潮州任刺史,直至穆宗即位才又内召为国子监祭酒。
  韩柳作为同朝的不同政见者,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作为朋友和文友的关系。柳宗元临死之时,托韩愈照顾自己的身后事。在《柳子厚墓志铭》中,韩愈对柳宗元的业绩、人品、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实是"和衷共济"、"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典范。这篇文章称为韩愈所写的墓志铭中最精彩的一篇,也源于此篇是站在朋友的立场叙述,显得尤为感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