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30字。

  高考语文传记阅读备考方略
  【知识梳理】
  1. 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2. 传记的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3. 传记的分类
  (1)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自传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等。自传的特点是:① 第一人称,作者即传主;② 展现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他传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他传的特点是:① 第三人称叙述性传记;② 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2) 从表达方式看,还有叙议结合的“评传”。
  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有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因为它的篇幅较简短,更适合高考命题时选用,因此考生对这一类型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人物评传的特点有二:① 采用第三人称;② “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
  【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高考的考查要求,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 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 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考点梳理】
  1.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经典题型】(1) 请结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