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0050字。

  济宁一中2011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11.4
  本试题分I卷和II卷两部分,共150分。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削减(xiāo )   压轴(zhòu)    味同嚼蜡(jiáo)   乳臭未干(xiù)
  B.皈依(guī)      和弄(huò)   呕心沥血(xuè)    屡见不鲜(xiān)
  C.桎梏(gù)      露天(lòu)   强颜欢笑(qiǎng)  果实累累(léi)
  D.征辟(bì)      给予(jǐ)    力能扛鼎(kāng)   供不应求(gōng)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坐壁上观     金碧辉煌     细水常流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B.以德抱怨     人才辈出     额手称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呀呀学语     前踞后恭     顶礼摩拜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D.毅然绝然     优柔寡断    义气用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     此前日中关系因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撞船事件而恶化,双方一致认为要推动日中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⑵据中朝关系相关人士2月28日透露,中国和北朝鲜方面可能就金正恩访华一事进行了      。
  ⑶一曲《山河颂》,如白凤齐鸣,那难以想象的悦耳旋律顿时      于山野林谷之间。
  A.基于   协商     充斥
  B.鉴于    协商     充溢
  C.基于    磋商     充溢
  D.鉴于    磋商        充斥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百年一遇的大旱,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利用高科技手段翻云覆雨,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B.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这可能也是当时许多国民党刊物不敢刊登的原因之一。
  C.继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3号机组发生爆炸事故之后,日本核电风波便一发而不可收,其2号机组又于15日早晨传出爆炸声,压力控制池受损。
  D.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举办的巡回演唱会上,王菲配合着娓娓动听的《红豆》《天空》的旋律,和观众一起分享她成长岁月中的珍贵点滴。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谢振华将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B.2010年07月28日,一架巴基斯坦客机在首都伊斯兰堡附近山地坠毁,机上168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C.由于思想水平不高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差的限制,网络小说的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
  D.“十一五”期间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