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90字。
2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提供者 冯梅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江苏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奇思妙想”主题下的第23课《七颗钻石》,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①1、引导学生感知爱心的神奇力量。②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③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情境进行写作练习。
2、过程与方法: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这篇童话蕴涵的思想意义;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通过续写、补写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爱心的神奇力量,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富有同情心,热爱人生的美好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童话,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听——想——议——写——说
语文课侧重于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理解后,根据教者出示的问题去分析、理解课文,教者在此时起的是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七年级上册课本
3、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课件资源
4、制作爱心卡的纸张。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
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大熊星座图片,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教师用舒缓的语言叙述。)
同学们,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在那北方有七颗很亮的星,他们排成勺状,指示着北方,我们叫它们北斗七星。有关这北斗七星的美丽传说,你听说过吗? 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的叙述中聆听,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准备北斗七星的图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