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480字。

  杭州学军中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题3分,共16分)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字注音不正确且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繁盛的花木掩映着古墓荒冢(zhǒng),绿色的苍苔披覆着残砖废瓦,一座矗(chù)立在山顶上的寺庙经历了多少人世沧桑?
  B.在小教场迎春,锣鼓喧阗(tián)大热闹,不少兵士去迎炮仗焰火,一切玩得正好的时候,忽然落了行(háng)雨,无人衣衫不被雨湿透。
  C.“祖父坐在炉台上,耷(dā)拉着一双光脚,给厨娘们念信……”小说在此戛(jiá)然而止,让人读来意犹未尽,浮想连翩。
  D.她从内心乞求造物主赐予她非凡的力量:金壁辉煌的静谧(mì)的水晶宫里的唯一公主,正端坐在这里!——那难道是海市蜃(chén)楼吗?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    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2)与西方文化的“矿脉”分布刚好相反,中国文化中的感性与理性两级均不发达,    传统的体育与科学发育不良。
  (3)我      爱祖国的山河大地,    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   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A.变幻     因为     不仅/就是/也        B.变换     因而     不但/而且/都
  C.变幻     因而     不仅/就是/也        D.变换     因为     不但/而且/都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天来了,杭州西湖景区的太子湾公园桃红柳绿,花枝招展,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赏玩。
  B.你这篇书评,既没有准确理解主题,又没有从整体上评头品足,怎么可能有独到见解呢?
  C.他依仗自己手里的那点特权,对部下总是颐指气使,我看他这样下去,还有多少人拥护他?
  D.经过公安人员历时两年的调查,此案情水落石出,真凶被捕,受害者心理宽慰了许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想从这条大马林鱼身上证明自己是硬汉子精神,即使鲨鱼逐渐蚕食了大马林鱼,他也依然奋力将鱼骨架拖上了岸。
  B.现代主义的小说带有强烈的文明批判意识,追求思想深度,热衷于抽象、符号化,以虚构、寓言揭示人类存在的本质。
  C.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
  D.德国著名作家伯尔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欧洲人民和德国人民认识法西斯的残暴以及给人民与和平带来的灾难。
  5.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我”的经验。(不超过20字)(4分)
  想得清楚,就说得清楚。说得清楚,就写得明白。这样说对吗?对是对,但是不全面。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有些事情,有些道理,老是想不清楚,我努力去说,一说再说,就想清楚了。同样,有些事情,有些道理,老是说不清楚,我仍努力去写,一写再写,就说清楚了。
  二、古诗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