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20个字。

  初三语文复习卷(一)2011年4月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宋之问被贬泷州后,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似乎悖人之常情,你如何理解?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①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注】①更:又,再。
  1、一、二句中的“落更开”和“燕飞来”写出了春景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旬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中的“王孙”指的是。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农家望睛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1.第三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在《农家望晴》和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两位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写于诗人早年离开家乡去外地做官之时。
  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