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5300字。

  福建省闽侯县2010一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抽查
  语  文  试  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烧毁一切的污秽(suì)    B.锃(zèng)亮的钢刀 
  C.生性执拗(yòu)          D.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hí)也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禁锢    冥思瑕想    长吁短叹    B.睥睨    花团锦簇    广袤无银
  C.迁徙    抑扬顿挫    颔首低眉    D.溃赠    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鹤立鸡群,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B.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C.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D.近日,邓小平的后人邓楠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披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珍贵细节——邓公“不习惯正襟危坐”。
  4.郭沫若在《雷电颂》中,高尔基在《海燕》中,都写了风雷电,但两者的象征意义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代不同。高尔基写《海燕》是在1901年,而郭沫若写《雷电颂》是在1942年。
  B.标题不同,主题也不同。高尔基歌颂的是海燕,对立面自然是风雷电;郭沫若则是直接歌颂雷电。
  C.民族心理不同。俄国与中国的国情不同,高尔基用风雷电象征正义的力量,郭沫若则用它象征黑暗势力。
  D.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象征体的特征也不是单一的。作品的题材、主题不同,作家的写作角度不同,象征体的象征意义便可以随之不同。
  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B.虽有千里之能
  其真不知马也                    安求其能千里也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D.故虽有名马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6.下列文言句子和成语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间不容发      B.执策而临之/兵临城下
  C.安求其能千里也/安身立命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闲视之
  第Ⅱ卷非选择题(88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7.默写古诗文句子(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10分)
  (1)蓬莱文章建安骨,                 。
  (2)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但愿人长久,                 。
  (4)                 ,坐看云起时。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6)  文天祥被俘后以“                 ,                 。”直抒胸臆,表达其崇高的生死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