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马良中学 季春 448261
第一课时
一、 引言,作品简介。
1、 在初中阶段,你们学过哪些关于写“我”的老师的文章?(《我的老师》《最后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鲁迅的一生中,童年在三味书屋时的老师叫寿镜吾,成年后在日本留学时还有一位对他一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老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藤野先生》。
2、 作者鲁迅,选自《朝花夕拾》(即早上的花,在傍晚时拴起来,比喻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往事,到中年才写成文章。)
二、 读课文,思考: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全文可分为哪几部分?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即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为序。)
一(1——3):见藤野之前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二(4——35):在仙台和藤野交往中的几件事。
三(36——38):分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三、 分析讲解课文:
1、文中是怎样描写藤野先生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睛”“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缓慢而有顿挫”;衣着“模糊”“冬天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科学和教育事业上的学者形象。)
2、文中写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工作负责和热心帮助
纠正解剖图——一丝不苟,要求严格,尊重科学,主动热诚
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体贴入微、没有偏见
了解“裹脚”——求实严谨,注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