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190字。
必修四第四单元“文言文”教学设计
余卫兵
【单元目标】
本单元教学目标包括两部分:(1)思想内容:通过学习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创痛文化底蕴奠定基础。(2)语文知识:通过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文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3)背诵目标:背诵《劝学》、《师说》、《寡人之于国也》
【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精选了古代议论文七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时代的古代贤者,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对道德、对认知的思考和宣传。
基本阅读四篇:《孔孟两章》——《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孟子》中《寡人之于国也》;荀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韩愈的《师说》;
扩展阅读两篇:刘向的《晏子治东阿》、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阅读知识短文:《文言实词(2)》和《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文言实词主要指出古今汉语的词和词义的发展变化,主要掌握词义发展的变化部分。“宾语前置”主要讲解三种形式:用“之”和“是”字使宾语前置,成为标志;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律要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需要指出的有两点: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律前置,强调的是没有例外;而否定句中一般前置说明有不前置的例外现象存在。
【单元课时】
18课时
【教学内容】
孔孟两章
季氏将伐颛臾
【课前训练】
一、 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名丘,字_____________,是春秋末期_______国人,___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
2、《论语》是一本_____________体的散文集,是孔门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到传说写下来的,全书共______篇,是有关____________思想到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3、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其理由是他认为“夫颛臾,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以伐为?”
4、孔子为了说明冉有、季路应对季氏的行为负责,引用了周任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要有才者才当居其位,又用了两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作为辅助者、管理者应对自己的职责负有一定的责任。
5、在孔子看来,“有国有家者”治国安邦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而对作为孔子弟子的冉有、季路而言,他们“相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已经违背了孔子的治国安邦的原则。
7、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不在颛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季氏将伐颛臾( )虎兕( )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 )中
三、 解释下列加点字。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事:_______________。
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____________。
何以伐为? 何以……为,___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的一种句式。
陈力就列 陈: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列:___________。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危:______________;颠:_______________。
必为之辞 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以下选项中,哪些是从《季氏将伐颛臾》中产生或引伸出来的成语( )
A分崩离析 B祸起萧墙 C井底之蛙 D开柙出虎 E季孙之忧
【教学内容】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论语》:先秦儒家典籍,孔子弟子(包括再传弟子)编纂,语录体。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有孔子应答弟子和当时人的话,也有弟子间相互谈论他们所听到的孔子的言论。《论语》共二十篇,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