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3730字。
福建师大附中2011年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5)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与孙司封书 曾 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已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累,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珙不听,宗旦言不已 已:过分 B.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 略:掠取,掠夺
C.固不可不旌 旌:表彰 D.以防未至之患 患:祸患
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孔宗旦“知而敢言”和“勇于伏节死难”的一组是:(3分)
A.以书告其将陈珙 即载其家走桂州 B.司户狂邪 宗旦犹力守南门
C.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吾岂可污邪 D.智高果反 乃杀之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侬智高还没有造反时,孔宗旦就已经有所察觉,并且多次向上级官吏陈述自己的主张,认为“不可不戒”;但他的观点始终没有被接受。
B.侬智高抓住了孔宗旦,想让他投降;而孔宗旦大义凛然,骂不绝口,最终以身殉国。但这样一位高风亮节之人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褒赏。
C.作者认为,当前最大的祸患是人们不能讲话、不愿讲话、不敢讲话,褒扬宗旦,可能会让世人惊讶。
D.本文语调激昂却又言辞恳切,作者在为孔宗旦诉冤的同时,陈说了天下治乱得失之理,提出了“赏善罚恶”“力开言者之路”等观点。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3分)
(2)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注]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
(1)颔联写在贬谪途中处处担心吊胆的情况,通过细致的心理状态的刻画,有力地
。(2分)
(2)诗人无罪被贬岭南,其情感异常复杂,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因此经常与宝钗闹别扭。(《红楼梦》)
B.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判徒。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也可以替我出一口气。
说这些话的是觉新,他据说的“判徒”是指他的弟弟觉慧。对于觉慧的远走高飞的想法,觉新感到无限的悲哀,但他知道是强留不住觉慧的,犹豫再三,终于答应在暗中支持弟弟的行动。(《家》)
C.虽然吴荪甫建设“双桥王国”的梦想被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打破了,但他仍然与杜竹斋等人筹建益中信托公司,妄图一举吞并一系列小企业。他决定将双桥镇劫后的折合现金,投放益中信托公司,干一番大事业。(《子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