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20个字。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所谓“重点词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文章的表情达意起到重要作用的词语;二是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三是具有深层含义的词语;四是在文章结构上起独特作用的词语。
  所谓“文中”主要包含两种含义:
  一是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树立整体阅读观念;二是指具体词语的“上下文”。
  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主要有四种:
  (1)理解与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字面义;(2)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派生出的新义;
  (3)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的特定指代义;(4)理解和解释词语在文中的特殊隐含义;
  理解在文中的作用指:
  指词语在修辞、结构、和突出中心方面的作用。核心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
  方法总结
  1、整体感知是前提,局部揣摩是重点,“前后联系”是要点。
  2、结合语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3、理解与确认词语的比喻义要从分析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比喻的本体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要联系上下文,注意细节描写,抓住中心句、中心段落来理解。
  5、代词的指代义,须紧扣上下文,有时指代内容没有现成词语可供使用,需对文章进行分析、归纳。
  答题模式:
  1.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答题格式: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变成……,与事实不符。
  3.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格式: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这些词与上文是——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4、动词、形容词的赏析(记叙文)
  答题套路:“XX”、“XX”等词用得好,它把“……”(动作或形态,根据文章内容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它(以动写静,化静为动……)使之具有(人格化,形象生动)……(根据内容情况写)
  例句:文章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中“肥胖”、“轻捷”等形容词用得好,“肥胖”形象地写出了黄蜂的形态,“轻捷”既写出了“叫天子”的形态,又写出了它灵敏的动作特征,这样使文章描写更生动形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