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00个字。

  《口技》教学设计
  设计者张国真单位衡水市第九中学
  学科领域语文适合年级七年级
  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用时间一课时
  教材版本人教版
  设计理念
  以“生活中来——诵读感悟——合作探究——拓展训练——生活中去”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师注重提倡学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难和培养学生互相切磋的团结合作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内容
  《口技》是一篇文言文。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艺术的魅力。《虞初新志》的编者张潮对《口技》的评价是:“绝世奇技,复得此奇文以传之。”
  学生特征
  初一学生接触文言文数量不多,需要通过反复的读、诵等形式,培养文言文语感。因此,一定坚持让学生诵读,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点字、词、句,积累文言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背诵全文。
  (3)学习本文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强调自主学习,加强朗读与吟诵,突出“读、诵、悟、品”。
  (2)基本的学习方法:吟诵法、探究法、品析法。
  3情感与态度
  (1)透过语言文字,感受口技这一古老民间艺术的精妙。
  (2)培养对古代文化精品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高超技艺的生动的描写,以及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及作用。
  教学资源:多媒体、录音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同学们进入愉快的学习之旅。在出发之前,让我们先听一段录音。(放洛桑口技录音,听完后继续)同学们说,刚才的录音属于什么艺术形式?(生答后,明确)这种艺术形式叫口技,它是一门用口腔发声模仿虫、鸟、走兽、器械的声音和某些人类活动的声音的艺术。今天,咱们的旅行就是去欣赏一场清朝时期的口技,请打开第二十课《口技》。(大屏幕显示)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展示)
  1.口技是杂技的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是艺人们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本文真切地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听众的反应,生动地再现了表演者摹拟深夜一家四口梦中醒来,继而又入睡和发生火警、救火的情景。
  2.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晚年住在杭州。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铁声诗》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