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小题,约8170字。

  东北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夏维波  洪伟    审题人:王玉杰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第1、2、3、4、5、6、12、13、14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下面,其它题答案则写在答题纸内指定位置。
  2.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答题纸、作文纸上。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秘独特的滇文化
  滇国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而且因崇山峻岭与中原隔绝,因此孕育了独特的滇文化。
  滇国人很少受中原传统礼教的束缚,这在青铜文化中就反映出来了。
  滇国的青铜器,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表现手法,都显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不管是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乐器,还是装饰品,滇国人样样都用青铜制作,而在中原地区,青铜器多只限于兵器、礼器和乐器。滇国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多为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图像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情节,很少有艺术的夸张和神秘色彩,大到虎豹,小至蜜蜂甲虫,都刻画得十分逼真生动。滇国特有的青铜器——贮贝器,里面往往盛放贝壳。这种青铜器在我国其他地区都极为罕见。器内贮藏的贝壳,属“环纹货贝”,产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是云南各民族的重要货币。使用贮贝器来贮藏贝壳,就是滇人象征拥有财富的特有习俗。
  与中原的国之重器——鼎相对应,滇国也有自己的国之重器——铜鼓。滇国铜鼓制作精美,纹饰繁缛:鼓面有太阳纹、晕圈;鼓身分为胴、腰、足三部分,胴、腰部分往往装饰羽人、舞人、舟船、牛等花纹。
  铜鼓原本是权力的象征,是原始部落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在滇人的宗教信仰中,他们认为凡人可以通过击鼓与神灵沟通。因此,他们在祭祀中一定要击鼓。此外,铜鼓还是用于号召部众进行战争、传信集众、婚丧喜庆、歌舞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工具。同时,铜鼓又是滇国贵族的重要乐器。
  滇国人在制造青铜器时,已经掌握了合适的铜锡比例,而且知道不同的器物有不同的配合比例, 并知道用分范合铸的办法塑造人物、动物及壮观的场面,制范工艺及浇铸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图腾崇拜在滇文化中表现得非常强烈。图腾通常被视为吉祥物、灵物和氏族标志,是灵物崇拜的一种;而图腾神则被视为保护神,他们既是氏族、部族甚至民族的始祖,又是某种地位很高的自然神。它是多神崇拜中的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混合产物。各个部族、民族都有自己崇拜的图腾,以保佑安康、兴旺、发展和威慑邪恶。
  中原人崇拜龙,契丹人崇拜狼,滇人则崇拜蛇,认为蛇是农耕之神,认为自己是蛇的子孙,并因此逐渐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蛇文化。从蛇图腾的超人的神力(如祭祀仪式所表现的)到震慑力(如青铜兵器反映的蛇头纹钺、蛇形剑鞘),一直到生产、生活中的蛇头纹叉和名目繁多的扣饰,以及蛇文身。他们视蛇为保护神,相信蛇神能保佑他们战胜敌人和灾难,能驱赶邪恶和疾病。
  璀璨的滇文化,是云南各民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的伟大创造。它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尘埃中沉睡了两千多年。今天,抹去尘埃的它再次发出夺目的光芒,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摘自《百科知识》)
  1.本文认为滇文化是独特的,下面各项不能体现其独特的一项是(3分) .
  A.滇国青铜的构思、内容、形式等都与众不同。
  B.用贮贝器来贮藏贝壳,这象征着拥有财富。
  C.滇人在制造青铜器时,掌握了合适的铜锡比例。[]
  D.滇人崇拜蛇,并因此而逐渐发展和形成了独特的蛇文化。
  2.下列各项对铜鼓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铜鼓是用于号召部众进行战争、婚丧喜庆、歌舞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工具。
  B.铜鼓鼓身分胴、腰、足三部分,胴、腰部分分别装饰羽人、舞人、舟船、牛等花纹。
  C.人们普遍认为凡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击鼓和神灵交流。
  D.滇国人在祭祀中一定要击铜鼓,铜鼓也是他们的重要乐器。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原传统礼教对滇人不起束缚作用,这在青铜文化中就有所反映。
  B.贮贝器为滇国所独有,其中的贝壳是云南各民族的重要货币。
  C.图腾神只被滇人视为保护神,能保佑他们战胜敌人和灾难。
  D.滇人认为蛇是农耕之神,视蛇为保护神,蛇文化在滇人生产、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三年春,不雨。夏六月,雨。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不曰旱,不为灾也。
  秋,会于阳谷,谋伐楚也。
  齐侯为阳谷之会来寻盟。冬,公子友如齐莅盟。
  楚人伐郑,郑伯欲成。孔叔不可,曰:“齐方勤我,弃德不祥。”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绝之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