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河北省存瑞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分类:
语文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版本:
人教版
类型:
doc
大小:
608 KB
评级:
时间:
2011/5/15 7:39:53
下载:
本月:5 总计:5
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共21题,约9810字。河北省存瑞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陶瓷之路
丝绸与陶瓷是中国人民奉献给世界的两件宝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伊斯兰民族用中国的大青花瓷盘盛饭装菜,菲律宾等民族将中国陶瓷作为神物顶礼膜拜,非洲人将中国瓷器装饰于清真寺、宫殿等建筑上;古罗马人将中国的丝绸奉为上流社会和贵妇的奢侈品,并在公元一世纪前后引发了一场丝绸与道德之间的争论。丝绸与陶瓷作为物质产品出现,其意义不仅只作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陶瓷之路”发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也有人将这条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国的崛起等原因,“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唐代史书记载,唐代与外国的交通有七条路,但主要是两条:安西入西域道、广州通海夷道,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唐代商业的繁荣不仅从长安体现出来,在东南的扬州也更是如此,扬州时有“雄富甲天下”之美名,否则就不会有李白之“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如果说陆上“丝绸之路 ”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那么“陶瓷之路”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财富,同时也为殖民掠夺打开了方便之门。
“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作为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重要成员,在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的考古发掘,彻底启开了这位对中国陶瓷有迷恋情结的人的心扉。于是他将多年来在世界各地对中国陶瓷的考古成果,著就了《陶瓷之路》这本影响世界的陶瓷著作。他在日本和世界陶瓷学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陶瓷之路》同时也让世人再一次了解和认识了这个与中国同名的“china”。
陶瓷与丝绸作为中国两大物宝,也为中国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然而这两条路的命名都为西方学者所为,的确值得国人好好思索一番。在国外,瓷器、景德镇与中国是一个概念,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到了近代,与国外相比,陶瓷业却落后了许多。近几年,由于景德镇的陶瓷艺人和艺术家们的努力,现代艺术瓷开始被海外收藏家关注,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的收藏热点。瓷器收藏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的重头戏,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那么如何选择现代艺术瓷呢?好的现代艺术瓷应该有好的造型,而造型往往被陶瓷艺人和收藏家忽视。因为人们最易被色彩打动。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体现出一种精神。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造型虽是由简单的线条组成,但提供给人们的想像力却是无穷无尽的。现代艺术瓷,既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有创造性,瓷质材料的精美决定了装饰也应是唯美的。现在有些陶瓷艺人,简单地将国画画面移入瓷器装饰,效果未必很好。好的瓷器装饰应是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而不是有些画面太挤,有些画面太空。现代瓷器的色泽不容忽视,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
(2010年《科学博览》第11期,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陶瓷之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学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是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重要成员。
B.“陶瓷之路”的起点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共有两条通往海外的线路,一条是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东海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另一条是从东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鲜。
C.“陶瓷之路”兴起的时间是唐代中后期,兴起的主要原因是瓷器不宜在陆上运输,“陶瓷之路”是中世纪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动脉。
D.“陶瓷之路”的命名和“丝绸之路”命名均为西方学者所为,这的确值得国人好好思索一番。
2.下列对丝绸与陶瓷“延伸出来的两条大道,彻底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丝绸与陶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B.陆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宗教的虔诚,“陶瓷之路”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商业财富。
C.唐代中后期,受土耳其帝国崛起的影响,“陆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开始削弱,“海上丝绸之路”应运而生。
D.陶瓷与丝绸,为中国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但同时也为殖民掠夺打开了方便之门。
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三上次男先生之所以能著就《陶瓷之路》这本影响世界的陶瓷著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在埃及福斯塔特(今开罗)的考古发掘的启迪。
B.最能体现唐代商业繁荣的城市是国都长安和东南的扬州,从李白、杜牧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城市的繁荣。
C.在国外,瓷器、景德镇与中国是一个概念,说明中国的古瓷器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到了近代,中国的陶瓷业越来越落后,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
D.瓷器收藏历来是国内外收藏的重头戏,但只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窑陶瓷。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虚词及翻译(28分)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示赵弱且怯也。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皆且为所虏。
D.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我为鱼肉,何辞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变法者因时而化。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因利乘便。 于今无会因。
C.蒙故业,因遗策。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D.不如因而厚遇之。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某所,而母立于兹。 若属且皆为所虏。
D.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感旧歌者
—— 戴表元①
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②锦色笺。
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③。
注:①戴表元,字学家,生活在宋元交替之际。战乱中,辗转各地,卖文为生。②檀板朱丝,乐器。③李龟年:唐开元间乐工,常出入王侯之第,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
11.有人认为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艳丽的春景,表达了诗人乐而忘返的怡然之情,你是否同意,试做简要分析。(4分)
12.请简要分析诗中尾句的妙处。(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和而歌, 。 (2) ,渺沧海之一粟。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 ,白帝城高急暮砧。
(5)间关莺语花底滑, 。(6)狗彘食人食而不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一模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
2010-2011学年度河北省冀明中学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2..
2010-2011学年度河北省开滦二中高二年级学科基础知识记忆比赛语文..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全面复习,突出重点——河北省2011年中考语文讲座ppt 通用
201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文试卷 人教课标版..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
2011年河北省沧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
2010-2011学年度河北省辛集一中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课标版..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1届高三高考语文仿真试卷(一) 人教课标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