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故乡情
总第  课时  第1课时     备课人:范优芳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课文线索的结构作用。
2、能力目标:学习课文相互映衬的手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A层:找准课文的线索——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B层:阅读课文中写现实故乡和梦里故乡的有关段落,体会相互映衬的手法。
【教学课型及方法】
扶读课  讨论、质疑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欣赏歌曲《故乡情》。
二、 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讨论课文的线索、段落层次。
三、 生、生交流。
教师明确:(投影)
1、 以作者探望故乡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或作者对故乡的深情(故乡情)贯穿全文。
2、 第一部分(1——3)概括抒写寻根之情。
第二部分(4——26)写探望故乡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抒发真挚、热烈、深厚的故乡情。
第一层(4——10)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第二层(11——25)走在故乡小路上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层(26)点明故乡在我心中是实实在在。
四、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投影)讨论:1、寻根的感情如何?
2、第二节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3、第三段中两个“我的”加上引号有何作用?
讨论后明确:
1、“寻根”是本文的文脉。这里的“根”专指祖籍宗族。盘根错节的打树,叶落总要归根,身在他乡的游子,愈到晚秋思乡之情愈浓。寻根的感情既复杂又丰富,它让人“捉摸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它“令人终身难忘”,这正是故土之情的特点。
2、第二段用了反复、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这种寻根之情表现得非常充分,让读者加深对这种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3、第三段中两个“我的”加上引号,突出强调故乡对每个人的意义、地位,这也是故乡令人难忘的原因。
五、 学习第二部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